济源邵原镇 养老不离村 乐享幸福“食”光

2024-09-14 11:08:17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谷太磊 通讯员 李佳盈

  “老伙计,坐这里,尝尝桃子,特别甜。”近日,在济源邵原镇刘下沟村助餐点,不到12点,食堂内已经坐满了银发苍苍的老人,他们吹着风扇、唠着家常,品尝着餐前水果、月饼,脸上洋溢着甜蜜的笑容。

  厨房内热气腾腾,厨师于斌忙着调汤汁、煮饺子,为村里的老年人准备午餐。“老年人吃饭,口味比较清淡,不能吃太硬的东西,我们根据老年人的饮食特点,换着花样制作饭菜,让他们吃得舒心、吃得放心。”于斌说。

  老年助餐服务是老年人关心的“关键小事”,也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暖心实事。如何让农村老年人吃上热乎饭,真正过上“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生活,成为全社会关心关注的重点问题。

  今年以来,刘下沟村加快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用心用情用力实施老年助餐服务,自筹资金建立大食堂,解决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做饭难”“无人陪”等实际问题,让村里的老年人乐享幸福“食”光。

  在养老助餐运营模式上,刘下沟村采取“村级自筹、分档管理、群众受益”的运营模式,推出78周岁以上老人免费就餐、70周岁至77周岁的老人每餐付费3元、60周岁至69周岁的老人每餐付费5元、其他村民按照餐厅公布的价格一餐一付费等4种特色助餐服务,安排党员干部为老年人盛饭、端饭,切实以优质服务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我们把公益服务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通过各年龄段分档管理,吸引更多群众前来就餐,更好地反哺老年人用餐,保障食堂持久运行。”刘下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文红告诉记者,目前,大食堂共有20余名老年人就餐,农忙时会超过40人就餐。

  为提升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2023年,刘下沟村统筹利用现有资源,对废弃学校进行改造提升建设文化广场,切实将文化广场打造成集文化活动、老年康养、宣传教育、体育健身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农村文化建设平台,真正打通养老服务的“末梢神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们发动村民捐助资金,依托帮扶企业和帮扶单位,累计筹措资金23万余元,完成文化广场改造提升工作,进一步抓紧抓好抓实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助餐服务工作,并设置农耕文化展览、文体活动室等场所,为老年人提供就餐、健身、娱乐等特色服务。”刘文红说。

  良好的配套设施,暖心的助餐服务,让更多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吃上“暖心饭”。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