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李媛媛
仲秋时节,古城大地沃野千里,放眼这片广袤的田野,玉米、花生、大豆、水稻等农作物长势喜人,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9月19日,记者来到开封市兰考县仪封镇代庄村高标准农田示范区,远远望去,上千亩红薯长势喜人,连成一片绿色的海洋,秋风拂过,叶片摇曳,绵延如浪,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路北的1000亩地种的是花生,路南的1000亩地种的是红薯。”代庄村党支部书记代玉建站在村里今年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里,向记者诉说着地里正茁壮成长的“希望”。
看到兰考沃野千里的粮田,谁又能想到,这里之前深受风沙、盐碱、内涝“三害”的肆虐。
“兰考地处黄河的最后一道弯,因黄河而生,也因黄河而形成了风沙、盐碱、内涝‘三害’。”代玉建说。
如何解决兰考的问题?焦裕禄有一句非常形象的比喻:“蹲下去才能看清蚂蚁。”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期间,焦裕禄深入走访和蹲点调研了全县120多个生产大队,从而制定并实施了治理“三害”的正确决策。
年年秋季话丰收,今年的“丰收”不一般。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民对“丰收”也寄予了更多的期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丰收,不再仅仅代表五谷丰登,还包括优美的居住环境、高质量的教育医疗、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仪封镇是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会场。现如今,走进仪封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规划整齐、绿意盎然的高标准农田。田间道路笔直通畅,灌溉设施完善先进,智能农机在田间往来穿梭,一幅现代农业的生动图景跃然眼前。不远处的农事服务中心里,人群熙熙攘攘,农民或聚在一起交流种植经验,或兴奋地讨论着即将到来的丰收节活动。
仪封镇相关负责人介绍:“9月22日将在这里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展示我们建设零碳乡村、无废乡村、共富乡村的美景。今天宜居宜业的乡村新貌,也是开封、兰考学用‘千万工程’、建设和美乡村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开封市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全面振兴新路径,通过建强基层干部队伍、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不断提高乡村综合治理水平,在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确保粮食连年丰收的同时,全市正在勾勒出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乡村新画卷。
杞县大蒜、通许酸辣粉、兰考蜜瓜、尉氏生猪养殖、祥符花生……开封聚焦优势产业,依托资源要素,以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为目标,已经培育出绿色食品293个、河南省知名品牌109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34个、中国农业品牌两个,“一村一品”吸引了大量“新农人”“农创客”返乡创业就业。
如今,这片充满希望的“吨粮田”,不仅是农民辛勤劳作的成果,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写照。未来,开封将聚焦粮食安全“国之大者”,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展示新担当、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