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李媛媛
国庆假期,全省接待游客7991.6万人次,旅游收入565.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接待人次增长5.1%,旅游收入增长15.5%。全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1.03万场,线上线下观看和参与823.9万人次。
10月7日,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国庆假期,全省强化统筹调度,丰富产品供给,加大营销力度,推动全省文旅市场总体繁荣有序。
红色文旅唱主角
国庆假期的中原大地,到处红歌激荡、红旗飘扬,洋溢着爱国主义主旋律和普天同庆正能量,激发了情感认同,吸引着出行脚步。据统计,全省各红色景点(场馆)共接待游客203.75万人次。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全省各地围绕爱国强国、奋斗奋进主题,组织“黄河之声国庆音乐会”“濮天同庆国庆音乐会”等文艺演出200多场,举办群众大合唱、广场舞大赛等文化活动160多场。
确山县竹沟革命纪念馆迎来参观热潮,一批批红色研学团队前来瞻仰学习;新县各个红色旅游景点人流如织,游客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首府旧址景区、许世友将军故里等地,重走红色线路,接受传统教育;兰考县焦裕禄纪念园、焦裕禄事迹展览馆,来自各地的游客在这里缅怀先烈、滋养精神。
假期研学成热门
国庆假期,各地游客走进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实地探寻华夏文明,现场感受中原文化,全省公共文化场馆进馆游客达381.8万人次。
河南博物院《文物里的祝福》专题展通过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引导观众从历史、文化、技术层面思索历史、珍惜现在、畅想未来。中国文字博物馆“全球首批甲骨数字回归专题展”“回望情深——张海书法展”,吸引近15万名游客前来参观。洛阳博物馆“盛世华诞 神都同庆”系列活动,为游客打造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盛宴。郑州大河村考古遗址公园“礼赞新时代 古韵焕新声”活动,让游客在参与“活字印刷”等活动中体验传统文化魅力。新乡、焦作、许昌、巩义、卫辉博物馆的“红色记忆展”“红色电影展播”“我和国旗合个影”等,都深受观众和游客喜爱。
安阳殷墟博物馆单日接待游客29116人次,单日文创收入37万元,7天假期接待游客18万人次,均创历史新高。河南博物院、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洛阳博物馆、开封博物馆、隋唐大运河博物馆等先后发布预约已满公告。
县域旅游受青睐
国庆假期,山区乡村成为广大游客探寻山水之趣、享受田园之乐的好去处,不少游客来到大别山、太行山、伏牛山和黄河两岸,一览秋日胜景。
其中,嵩山、王屋山、白云山、尧山、鸡公山等一些久负盛名的山水景区,仍为全省主要旅游目的地,少林寺、老君山等传统景区甚至发布限流公告。修武县云台山举行登山赏红叶、太极拳交流、自行车公开赛、峰林峡乘船游等主题活动,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登封市少林寺景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新增白天演出,让游客在景区逗留时间延长1至2个小时。
信阳鸡公山景区推出烟火市集、民族风巡游及快闪表演等系列活动,增强了游客参与度和体验感。陕州地坑院锣鼓书、火壶表演等非遗项目,让游客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国庆假期,辉县市宝泉、万仙山等景区共接待韩国旅游团210多个、4062人次,林州市太行大峡谷接待韩国游客2000人次。
便捷服务保舒心
假期期间,河南文旅拿出满满诚意和大大优惠。鹤壁、周口、平顶山等各地景区纷纷推出减免门票措施,开封市清明上河园景区大宋·皇家乐园所有项目对游客免费开放。
为更好地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我省各地强谋划、巧设计,提供便捷服务。全省文旅部门积极破解假期文化场馆预约难、旅游景区停车难等问题,观众和游客满意度大幅提升。
安阳市组建“畅行安阳”“美味安阳”“文创安阳”等专班,全力做好假期服务保障工作。洛阳市中心城区239个路段提供27471个路内停车泊位、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28个停车场1453个免费泊位。濮阳市开展“公交免费坐,车辆免费停”活动,解决了假日期间游客出行难、停车难问题。
据了解,截至10月7日,全省文旅市场保持安全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