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卧龙区七里园街道冯楼村 多维发力 实现集体经济加速跑

2024-10-15 10:47:40   来源:河南经济报

  从30多年前集体经济收入单一微薄到2023年突破百万元,这个近郊村是如何实现集体经济加速跑?走进南阳市卧龙区七里园街道冯楼村,笔者探秘该村创新思路实现集体收入突破百万元的致富之路。

  冯楼村位于南阳市北郊,全村面积3.7平方公里,由6个自然村,6个商住小区组成,辖区常住人口2310人,党员82名,外来务工经商流动人口3261人,总人口5571人。

  自1986年起,冯楼村经济来源以养殖业为主,2002年以来,受政策调整的影响,冯楼南部养鸡场因转型失败而破产,厂房一直闲置,集体经济收入锐减。2020年,冯楼村找准时机,启动对原冯楼村养鸡场改造仓储物流园建设项目,建成后更名为乡村振兴产业园,通过靶向招商、腾笼换鸟,集体经济发展呈现新态势,直至2023年集体收入突破百万元。

  党建引领,打造产业发展“特色园”。冯楼村坚持党建引领、村民自治、村集体和村民受益原则,坚持民主决策,充分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2020年由村党支部提议开启原养鸡场改造仓储物流园建设项目,决议和公示后,2021年正式动工,成功盘活冯楼村低效集体建设用地270余亩,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以每股股金1500元让全体村民认筹,通过广泛走访宣传,先后建设了两期仓储物流园项目共3.3万平方米,招商后合作社收入与股民五五分红,通过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带动村集体经济,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注重规划先行。“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启动后,冯楼村坚持把“五星”支部建设作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程,聚焦“产业兴旺星”评定标准,撬动乡村振兴“硬杠杆”。同步邀请深圳前瞻设计院设计人员赴冯楼村实地调研,根据《七里园乡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规划》对冯楼村产业发展方向的指导,依托城乡接合的区位优势、人才密集的劳动力优势,确定了乡村振兴产业园以防爆电机、艾草加工为主的产业招引方向。

  创新运营模式。依托南阳市北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国有平台,冯楼村探索市场化运作路径,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参与产业园区建设、进行项目包装等手段持续招大引强,为乡村振兴提供资金保障。

  用心用力,打造近悦远来“强磁场”。冯楼村将产业园作为招商引资主阵地,梳理招商线索,争取合作意向。组建乡村全面振兴产业园招商引资考察团,外出招商。围绕防爆电机、艾草加工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专班前往上海、成都等地精准开展产业招商、以商招商、标准化厂房招商。私人定制,变以往分割出租厂房的方式为定制化出租,由企业提出需求和设计方案,冯楼村根据企业的要求来建设,最大限度实现企业“拎包”入驻。同时提高服务质效,强化要素保障,突破项目用地瓶颈制约,加大土地整理工作力度,以盘活更多的闲置土地用于项目建设。腾笼换鸟,终止租赁原有不景气的、长期拖欠租金的商户,引进具有市场前景广阔的企业前来入驻发展,使双方共同受益。

  截至目前,产业园已入驻企业6家。三年来,冯楼村集体经济实现了百万跃升。

  惠民利民,打造农民增收致富“聚宝盆”。多家企业的入驻,带动了冯楼村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冯楼村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出发点,一方面,积极引导园区内企业吸纳周边农民就业,不断增加群众收入。该村现在在企业就业的劳动力达300余人,直接带动了电商37家,电商从业人员126人,艾制品产业从业人员264人,目前冯楼村主要以仓储物流、餐饮、房屋租赁及艾制品加工为主导产业,实现村民“人人有活干,户户有项目”,切实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另一方面,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活动为契机,积极搭建平台,组织企业面向农民集中招聘,大力开展农民技能培训,新增企业自主培训人才568人、技能人才404人、高技能人才125人,培养出了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产业工人,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乡村振兴产业园已经成为群众增收的“铁饭碗”“聚宝盆”。(刘露 孙月)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