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湛河区 以“和美”为笔绘就农旅融合发展美景

2024-10-22 09:56:19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张楠

  10月19日上午,在平顶山市湛河区曹镇乡曹西村,新修建的“小西湖”水系景观处,游客们纷至沓来,漫步其中,看流水潺潺,赏鱼游浅底,尽情享受着乡村微旅游带来的惬意。

  “这里离家近,不仅景色美,还能采摘瓜果、品尝美食,一有空闲我就骑着电车过来兜一兜、转一转,别提有多惬意啦。”家住平顶山市区九里山街道飞行社区的退休职工李江伟和家人一边沿着坑塘投饵喂鱼一边介绍,平日里老两口一块儿趁节假日带着孙女来曹镇乡游玩,每次来环境都会有新变化,让他们一家人感到很开心。

  近年来,近郊旅游在湛河区悄然兴起,越来越多的市民热衷组团驱车或骑单车到有“鹰城后花园”美誉的湛河区曹镇乡游玩散心。而近郊游之所以受青睐,主要得益于湛河区以“和美”为笔,持续加大生态修复、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人文景观建设,把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景图”越绘越精彩。

  绿色筑基,铺就生态之路。在和美乡村建设的整体布局中,湛河区坚持生态优先理念,将“一部四沿五旁” 作为重点整治区域,科学治水护水,改造河、沟、渠和废弃坑塘,建起了杨西村“一亩荷香”生态民宿等30余处水系景观。利用街边空地、老旧庭院,打造了120余处农家游园和文化广场。在此基础上,通过精心布局,串珠成链,将水系景观与周边环境相融相连,形成了移步换景、美不胜收的乡村旅游新风貌。

  开发资源,提升乡村品位。湛河区大力宣传当地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挖掘银王炮楼、宋寨李绿园故居、鱼陵山古汉墓群遗址、五虎刘张丙煐碑帖等人文旅游资源,修复名人故居1处,修建了2处红色文化教育场所和70余处村史文化馆。引导辖区20多家水席经营者成立水席文化研究会,挖掘、研究、宣传水席文化,打造了地方特色的乡村美食品牌。整合30余家果园、苗圃、农家院和生态农业种植园,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让人们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感受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农旅共兴,绘就发展美景。按照“农旅融合”发展思路,湛河区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品质农业,连片打造高标准农田3.5万余亩,并因地制宜铺设田间观光路,引来大批市民畅行田园,“零距离”体验乡村生活。投资3.21亿元,新建改建了农村公路79千米,并沿路植绿造景,修建口袋公园、路边游园、公路驿站80余处,形成了村村相通、道路成网、景点相连的旅游交通新格局。在此基础上,该区结合特色农产品,建起曹镇米线、曹镇米酒等农产品深加工企业30余家,并沿路开办特色农产品销售门店,年创效益8000余万元。

  “和美乡村要让美触手可及。”湛河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局长魏增江说,该区以和美乡村建设为乡村全面振兴加码,一体推进乡村产业、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强力补短板、促提升、增实效,让乡村成为广大市民向往的“诗意田园”。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