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张彤
深秋时节,在西峡县阳城镇的任沟村,一片片金黄色的中药材野菊花在梯田上竞相绽放,与村庄的美景交相辉映。这些曾经不起眼的小黄花,如今已经成了村民们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正值采收期,农户们满怀喜悦地忙碌在田间地头,收割着这一季的希望与财富。
任沟村位于阳城镇东南部,距离周边集镇9公里,由于丘陵遍布、交通不便,大片山坡曾长期荒芜闲置。然而,在阳城镇政府的精心帮扶与指导下,任沟村党支部书记马建峰与村组干部们因地制宜,选择发展中药材特色产业,希望通过产业振兴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经过充分考察论证,任沟村决定引进中药材野菊花进行种植。
2023年,马建峰从村民手中承包了500亩荒坡,经过开荒平整后,全部种上了野菊花。如今,这片曾经的荒山秃岭已经华丽转身,变成了一片美丽的花海,为村庄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自任沟村开始种植中药材野菊花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了这一行列。任沟村村民任忠义感慨地说:“真没想到,去年野菊花每亩地还能收入2000元,今年更是涨到了3000元左右。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有盼头了。”
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野菊花产业,任沟村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南阳金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种植收购协议。金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种子供应、技术指导和产品回收,而村合作社则实行统一育苗、统一供苗、统一栽培、统一施肥、统一治虫、统一收割、统一交货的“七统一”模式。这种“农户+合作社”“合作社+龙头企业”的双绑经营模式,不仅吸纳了全村群众务工增收,还实现了公司、村集体和村民的三方共赢。
在任沟村的精心组织下,农户们不仅忙着收割野菊花,还在提供的场地内通过机器进行分拣。这一产业不仅带动了农户就近务工,还实现了农民的稳定增收,为任沟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今,任沟村的“花”经济已经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桥梁”。农户们只需负责种植和收割,其余的分拣、销售等环节都由村合作社统一负责。这种“一站式”的服务模式,让农户们能更加安心地投入到生产中,也吸引了更多的农户加入到野菊花种植的行列中来。
截至目前,任沟村已经发展了500多亩野菊花种植,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了20万元,群众收入也达到了5000元~6000元。
野菊花已经成为任沟村的一张亮丽名片,它不仅为村民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更成了他们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径。
看着这片金黄色的花海,马建峰很是感慨。他表示,明年将再开发种植800余亩野菊花,全面提高经济效益。希望通过3至5年的努力,让任沟村成为名副其实的“菊花村”,让野菊花成为带动全村经济发展的“金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