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技中心发布2023年度农作物种植面积前十大品种 郑麦1860蝉联黄淮南片第一大小麦品种

2024-11-07 10:52:30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俊娟 文/图


6月6日,鹤壁市淇滨区郑麦1860减肥对比试验实收现场。

  近日,在福建召开的第二十一届全国种子双交会上,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农业农村部的调查统计结果,发布了2023年度主要粮油和特色作物种植面积前十大品种。在这一份沉甸甸的榜单中,我省培育的小麦品种——郑麦1860,以1137万亩的种植面积蝉联黄淮南片第一大小麦品种,位居全国第二,书写了小麦育种事业的新篇章。

  绿色高效 引领黄淮

  郑麦1860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小麦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首席专家、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许为钢领衔育成的中强筋小麦新品种。该品种最突出的特征不仅是高产稳产,而且实现了高产、节肥、优质、抗病、抗逆等优良性状的结合,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优质面条品种、中国农业农村2021年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产品,2022年,2023年种植面积都是河南省第一,也是黄淮南部麦区种植面积第一大品种。

  郑麦1860最显著的特征是“一突出三高效”。“一突出”指高产性突出,亩产水平可达800公斤以上。“三高效”指优质高效、生产高效、加工高效。优质高效指适合大宗食品面条、饺子、馒头等加工需求。生产高效指氮磷利用效率分别为1.346和1.197,达到农业农村部绿色小麦标准,在同等条件下减肥20%,产量与正常施肥持平,综合抗病性强。加工高效指平均千粒重50克以上,种子加工成品率较一般品种高3%~5%,平均容重大于820克/升,出粉率较一般品种高3%~5%。因此,有人说郑麦1860不仅是一个“麦”向丰收的品种,更是一个“面”向未来的品种。

  表现卓越 屡创高产

  2024年,郑麦1860持续近年稳产高产的表现,继续引领黄淮麦区大面积增产。在今年我省权威专家实施机收实打测产验收中,南乐县千口镇吕村郑麦1860高产增效示范方,亩产839.2公斤;清丰县高堡乡王庄村郑麦1860减肥大区,减肥20%地块亩产705.5公斤,传统施肥试验区亩产703.2公斤;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刘寨村实施的郑麦1860减肥对比试验基地,减肥20%的情况下亩产804.1公斤,与正常施肥处理亩产806.9公斤的产量相当;民权县花园乡陈庄村郑麦1860示范基地,亩产高达903.1公斤,创造商丘小麦高产新纪录;夏邑县国有农场种植的郑麦1860,平均亩产为813.5公斤。

  除我省之外,2022年,江苏省临海农场机收实打3.45亩,郑麦1860平均亩产813.1公斤;同年,陕西省华阴农场机收实打面积高达 15.61亩,郑麦1860以平均亩产848.9公斤创造陕西省最高产量纪录;2023年,江苏省淮海农场机收实打3.87亩,平均亩产819.9公斤;今年江苏省临海农场机收实打3.52亩,郑麦1860以平均亩产831.6公斤的产量创造江苏省最高产量纪录;安徽省太和县今年机收实打3.06亩,平均亩产837.58公斤。

  郑麦1860之所以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得益于高产优质绿色特性。高产是郑麦1860最显著的特点之一,通过科学的育种技术和严格的田间管理,郑麦1860的亩产量稳定且逐年提高,为农户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默默耕耘 匠心育种

  在郑麦1860的辉煌成就背后,离不开一支默默耕耘、匠心育种的优秀育种团队。他们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无私的奉献精神,为郑麦1860的成功培育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小麦育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许为钢院士团队从海量的种质资源中筛选出优良的基因型,通过杂交、回交等育种手段进行基因重组,以获得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等特点的新品种。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面对诸多困难和挑战,如病虫害的侵袭、气候条件的变幻莫测等。然而,正是凭借着对农业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育种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成功培育出了郑麦1860这一优秀的小麦品种。

  在育种过程中,许为钢院士团队还注重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他们积极引进和应用先进的育种技术和设备,提高了育种效率和准确率。同时,他们还注重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小麦育种事业的发展。这些努力不仅为郑麦1860的成功培育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我国小麦育种事业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