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记录 都值得全力以赴

2024-11-11 10:21:47   来源:河南经济报

  ■张百强

  光阴流转,一晃我已经过了十余个记者节。

  回想间,发现每次过记者节,都有不同的际遇。有时在采访,有时在撰写新闻稿件,有时在美化版面,仿佛这个节日与我无关。

  记得有一年的记者节,我正在采访一位致富带头人。在村旁的致富车间内,采访对象滔滔不绝地介绍着产品的种类、功效、优势,我也不住地查看、询问,沿着他的成功之路,探寻其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初心,挖掘其人性的闪光点。采访结束时,随行的当地工作人员说:“今天是记者节,祝您节日快乐。”

  而那时,我只是随口说了句“谢谢”,便又开始构思报道要如何撰写。

  记者,对我而言,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热爱、一份沉重的责任。十多年来,多少次的新闻采访,让我激动不已、热泪盈眶;多少次的稿件撰写,让我思绪万千、心意难平。在记录所见所闻中,我找到了人生方向、确立了人生目标,也找到了人生的依靠。

  有人说:“看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报纸上;看不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路上。”

  这句话让我明白,看似光鲜亮丽的记者,甘苦皆有,不仅要会耍笔杆子、拍段子,还要上得了大会堂、下得了田间地头与厂房,风雨兼程也是家常。

  作为新闻事件的记录者、传播者,我们穿梭于新闻事实间,背负着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反映大众生活、民情民意的责任。我们的所见、所闻,与时代同频;我们的所思、所感,与发展共振,每一篇新闻报道、每一幅新闻照片、每一个镜头,无不是经济社会取得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的真实记录。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讲好中国故事,讲中国好故事。”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新闻传播方式的不断更新,传统新闻传播方式与新闻媒体遭遇巨大的挑战。面对挑战,我们与时俱进,及时调整新闻报道方式、转变新闻传播模式,开始“第二次创业”。

  紧跟时代的脚步,提升自我,以满足新闻事业的发展需要成为每一名记者的“要事”。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要做好新闻报道工作、守好舆论阵地,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今年,我们报社开展了“英才学习计划”,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强培训、促提升,让我们了解到了新闻行业的发展方向,掌握了新闻传播的新技术。同时,在建设“书香报社”的进程中,我们加紧学习、提升能力,在阅读中涵养为民情怀。

  读书,让我收获颇多。我从书籍中汲取营养,丰富知识储备、转变思维模式、提升工作能力与效率。今后,我将坚持“知行合一”,以理论学习促工作提效,在工作中增进学识,增强“四力”、践行“四力”,全力以赴做好新时代的记录者。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