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市场监督管理和营商环境局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同时,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市场监管系统行风建设三年攻坚专项行动为抓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等问题,全面提升行政审批、日常监管、行政执法等领域效能,为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突出企业需求 打造便捷高效的市场环境
“真没想到,不到一天就完成了企业设立登记、公章刻制等环节的业务办理。航空港区真正将优化营商环境落到了实处。”近日,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政务服务大厅“高效办成一件事”窗口,刚办好证照联办业务的某货运公司工作负责人开心不已。
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航空港区”),企业开办便利度持续提升。全程电子化减材料。该局推行企业开办“智能审批”“秒批秒办”,保障各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实现企业开办从人工审批模式向智能审批模式的飞跃。综合集成简环节。该局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实现开办餐饮店、水电气暖联合报装等10个方面67个事项“一个窗口”“一套标准”线下综合联办。“一照多址”降成本。该局通过“一照多址”改革,大幅缩减了申报材料、压缩了审批环节,实现了经营的灵活性和便捷性,有效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和创业成本。
企业不仅要“进得来”,还得发展好,该局坚持问题导向和企业满意度导向,在“一统十联”办公室统筹下,充分发挥营商环境双领导小组推进的作用,扎实开展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对照全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出“管家式”“全链条”帮办代办服务,规范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全面提升市场准入、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电力、用水、用气等评价指标成效。让经营主体切实感受到“办事不求人、办事最简单、办事最干净”的一流营商环境。
截至10月底,航空港区实有各类市场主体73480户,注册资本5668.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88%、2.16%,企业个体比51.93%,企业密度340.81户/万人。航空港区市场主体近三年年均增长14.45%。
高质量引领支撑 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市场机制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要素。航空港区积极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完善招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今年以来,累计对400余件招投标文件进行公平竞争审查。通过培训、座谈等方式,强化招商引资协议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知识产权是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关键一环,强化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深度融合,让更多自主知识产权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才能有效激活市场主体‘细胞’。”该局负责人一语道破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意义。
航空港区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把知识产权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促进知识产权运用、严格知识产权保护为重点,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体系,建成知识产权维权保护工作站三个、商标品牌指导站一个、郑州市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一家。经过不懈努力,全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有较大突破,截至目前,累计专利授权量8513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85件,同比增长13.59%;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334件,同比增长22.98%。全区有六家企业荣获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七家企业荣获河南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全区有效注册商标量达10726件,今年以来商标申请件数1469件,正在积极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设立商标业务窗口,以更好满足区内企业发展需求。
除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助力企业“以质取胜”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支撑。
航空港区持续系统推进质量提升行动,组织全区骨干企业开展中小企业质量管理提升暨卓越绩效模式导入培训,推广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帮扶四家企业开展质量诊断品牌培育质量提升,助力100余家规上企业开展首席质量官任职培训,持续开展主任质量奖梯次培育,八家企业进入主任质量奖培育名单。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制定国际、国家、省级、地方等各类标准,深入开展计量专项监督检查,持续规范全区计量秩序。
完善监管机制 构建公正公开的法治环境
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好不好,关键要看法治化程度高不高。如何完善监管体系,有效筑牢营商环境的法治屏障?
该局树牢“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推行服务型执法,将服务贯穿于监管执法全过程、各环节。该局健全完善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有效加强各类监管的衔接配合和有机融合,以信用环境的改善,推动市场环境、营商环境、发展环境持续向好向优。
为实现监管效能最大化、监管成本最优化、对经营主体干扰最小化,该局积极履行牵头职责,创新开展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行“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有效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检查,最大限度减少对经营主体正常经营活动的干扰。同时,将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有机融合,实行差异化监管,使监管对违法失信者“无处不在”、对诚实守信者“无事不扰”,为全区经济发展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
该局坚持运用法治手段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给经营主体减负担、谋发展,努力让企业和群众在每一个执法行为中都能看到风清气正、从每一项执法决定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该局坚持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原则,落实行政处罚“四张清单”制度,明确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等事项,助力市场主体轻装上阵、安心发展。该局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守护”等行动,全面排查交通物流、水电气暖等领域涉企违规收费现象,坚决查处涉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深入开展转供电环节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牵头开展“转改直”改造,已完成三个产业园区“转改直”改造,有效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续激发竞争活力。该局扎实推进民生领域“铁拳”专项行动,查办违法案件18起,罚没金额368987元,移送公安部门案件两起,涉案金额近三亿元。该局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一体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市场监管系统行风建设等工作,聚焦校园食品安全、肉类产品安全、解决人民群众“关键小事”等重点,严惩严管违法违规行为,压紧压实各方责任,解决人民群众“关键小事”。尤其是在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积极借鉴“惠济模式”,联合教育部门打造中小学食堂“1+3+N”管理“港区模式”。
随着全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提升,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快速落地、高质量发展。富士康在河南聚焦“3+3”战略产业转化落地,富士康新事业部新能源汽车试制中心项目已在航空港区启动;比亚迪整车生产基地实现37天开工、17个月投产,创造了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新的“河南速度”;郑州速达工业机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今年9月正式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是2024年河南首家主板上市公司……
“好的营商环境,不仅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我们将持续提升服务水平和企业满意度,着力打造全省的‘成本洼地’‘效率高地’。”该局主要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局将坚持以促进高质量发展为第一要务,以保障高水平安全为首要职责,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提高质量发展水平,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全力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王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