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残联 辅具发放暖心田 扶残助残惠民生

2024-11-14 15:18:13   来源:河南经济报

  为进一步满足全县残疾人日益增长的辅助器具需求,改善残疾人生活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近年来,淇县残联以“五步工作法”开展残疾人辅助器具发放工作。

  强化宣传,全面排查。为确保全县残疾人康复需求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淇县残联利用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调查专项会议契机,针对各乡镇残联及各村专职委员、居委会工作人员,采取集中授课、现场演示及实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现场业务培训和指导。在残疾人基本需求登记的基础上,专门制作需求项目明细表,更直观、方便地筛查残疾人的辅助器具需求项目。同时,发放精准康复宣传手册,让残疾人对此项工作有更多的了解,能够更广泛地参与。

  精梳细理,确保数据可信、程序合法。淇县残联对上报的调查登记表的填写质量、逻辑关系进行质量审核,符合登记标准的才能进入信息录入和辅助器具发放流程。同时,对确定的辅助器具适配名单,淇县残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招标方案,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程序,对辅助器具采购项目进行询价采购,确保招标程序公开合规。

  精准筛查,个性适配。淇县残联对辅助器具采用集中发放与个人适配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发放,从残疾人实际需求出发,深入了解其家庭状况及生活环境,为残疾人“量体裁衣”,尽力满足辖区残疾人个性化辅助器具需求。如家住卫都街道黄庄村的困难肢体残疾人岳红杰需要轮椅助行,但他平常还会去捡拾废品卖钱,淇县残联根据他的实际情况,为其适配了一辆手摇三轮轮椅,保障了他的出行及生活需求。

  资源共享,形成合力。淇县残联积极与民政、卫生、教育、财政等部门沟通对接,形成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为康复对象提供全方位服务。如2023年9月,淇县残联得知县民政系统为困难残疾人免费鉴定、安装假肢的信息,在与民政部门多方沟通协调下,达成合作协议,共为29名符合条件的肢体残疾群众安装假肢。要想做好辅助器具适配工作,资金保障是前提,淇县财政部门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安排专项资金保证此项工作顺利开展,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完善服务,重在落实。淇县残联建立、实行辅助器具适配电话回访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情况、质量状况、使用情况及维修保养情况等,真正将惠民政策落实到位。

  淇县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辅助器具的适配,可以帮助残疾人改善身体功能,方便残疾人的日常生活,不仅减轻了残疾人的家庭负担,还提高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让他们走出家门,更好地融入社会。同时,也营造了理解、关心、尊重、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记者 刘学中 通讯员 蘧赟雅)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