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野县溧河铺镇乡恋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热闹非凡,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崔连伟、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副所长姚秋菊、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叶类蔬菜研究室主任原玉香、新乡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所长原让花、安阳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马文全、南阳市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所长李金玲和新野县特色农产品服务中心主任王付勇等专家齐聚一堂,在溧河铺镇副镇长任智新和合作社负责人孙宝奎的带领下,对新野县蔬菜产业机械化应用情况进行调研。
专家一行在溧河铺镇、樊集乡和沙堰镇实地查看娃娃菜和大葱的田间长势,详细了解大葱初加工情况及冷库运行情况。
据王付勇介绍,目前新野种县植近6万亩大葱,但大葱育苗机械化水平不足30%,移栽机械化水平不足10%,收获机械化水平不足20%。近几年当地娃娃菜产业发展迅猛,仅乡恋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面积将近1.5万亩,但使用的还是传统的播种机械,用种量大,后期需间苗,人工成本较高。崔连伟表示,新野大葱在经历7月强降雨天气之后仍能保持这么大的面积,充分说明种植户对大葱市场充满信心。
姚秋菊表示,娃娃菜生产中已大量采用气吸气吹精量播种机,一次性完成开沟,起垄,施肥,播种,铺滴管带,播后镇压等工序。与传统播种模式相比,具有节省种子便于推广优质品种、开沟种植便于排水、减少间苗降低人工成本、方便采用水肥一体化管理等优点。李金玲强调,大葱的工厂化育苗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育苗效率,保证苗齐、苗匀、苗壮,更能满足大葱周年化生产的需求。
新野县是全国有名的蔬菜大县,蔬菜种植面积约35万亩,“新野蔬菜”品牌叫响全国。但在实际生产中仍存在着新技术推广运用较少,产品标准化程度不高,分拣加工环节薄弱,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等现代化程度低等问题。
在随后的座谈中,专家们纷纷献计献策,蔬菜的机械化生产要积极开展农艺技术与农机装备相融合的技术集成与创新,坚持改地适机,引机适地并举,制定可操作、可推广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等,大力发展规模化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和专业化农机服务经营主体,加大示范、培训和观摩力度,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统筹打造高标准蔬菜机械化生产基地。
据介绍,下一步,省市县相关专家将在河南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项目支持下,加大智力帮扶力度,推动新野蔬菜生产机械化、智能化,从而提高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通过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通供应链,丰富消费者“菜篮子”,鼓起农民“钱袋子”。(贾毛毛 王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