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丁光展 通讯员 张海军 李朝龙
卢氏县在河南省很特别,4004平方公里耸立着4037座山峰,全省县域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小。卢氏县的木桐乡更显特别,地处豫陕边界,层峦叠嶂、地广人稀,全县19个乡镇中人口最少,178.5平方公里的山川分布着7个村55个村民组,全乡人口7560人。
乡小,干的事情可不小。在该乡夜长坪村,投资59.11亿元的中金集团中原矿业夜长坪钼矿,是目前亚洲在建的最大地下有色金属开采工程。投资2.02亿元的省道326木桐至豫陕界20.4公里改建工程,日前全线铺油通车。
如果说这些还不足以称道,可要说有一个方面,木桐乡做到了:连续三年没有一名群众出乡上访,这足以令人叹服。
木桐乡所有村民组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全组群众会,春夏秋三季在室外,名曰“凉亭夜话”“树下议事”,冬天在室内,名曰“围炉夜话”“上屋议事”。名字别出心裁,群众喜闻乐见,通过村民组群众开会聚会,宣讲政策、培训技术、遇事商议办法、开展文化活动,凝聚了人心、激发了干劲、增添了和谐。
近日,卢氏县委书记胡志权深入木桐乡调研,充分肯定了这一经验做法:“以组为单位开好群众会,长期坚持、管用务实,群众十分欢迎,干部找到抓手,基层工作有声有色,和美乡村欣欣向荣。”
打通最后“一百米”
聚人心 明事理
11月27日,天刚透亮,山岚飘荡。李俊花、梁焕红等20多位妇女肩扛手提砂石,沿着崎岖的山路向着苇园洼进发,她们正在往山上运送修复自来水工程所用的建筑材料,男人们则抢着干重活,罗建营、李正军等20多人背水泥、背石头,1500多米的山路上大家相互加油鼓劲,不时传出阵阵欢笑。贺军平、耿红立等20多人在自来水水源地苇园洼泉眼处修建引水设施,垒砌池壁、铺设管道,整个工地人欢马叫。
“这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就像当年的大集体时代。”鸟桥村党支部书记罗建涛说,“这次利用冬闲修复向阳、鸟桥两个村民组自来水供水系统,全都是义务工,家家户户出人出力。”
鸟桥村党支部副书记张龙斌说,这两个村民组自来水水管年久淤堵,出水量变小,放在以前维修起来要花钱找人,或者是付给出工群众面粉等实物报酬,才有人干。
现在变化咋这么大?干部群众说,“凉亭夜话”统一了思想、解决了问题。
鸟桥村党群服务中心设在向阳组。向阳组居住有30多户人,村子小河对面是鸟桥组,住有41户。这两个村民组的群众距离党群服务中心较近,群众会就在广场凉亭召开,凉亭上悬挂有一个电子显示屏,召开群众会时打出字幕“凉亭夜话”,久而久之,这两个村民组的群众会就叫“凉亭夜话”。
这次两个村民组的自来水系统修复问题,放在“凉亭夜话”上讨论,大家一致同意维修。木桐乡人民政府为两个村民组协调解决了管材问题,鸟桥组组长王永升、向阳组组长李海江在会上引导大家出工出力,就地取材,村里有的是砂石,原本造价5万多元的修复工程干了十来天,算下来只开支2000多元的水泥钱。
不仅是向阳组、鸟桥组,鸟桥村其他三个村民组都坚持召开群众会,岭跟组常在一棵大樱桃树下召开群众会,名曰“树下议事”,玉皇组、骨垛组也参照岭跟组的做法,群众会地址选在了组里开阔处大树下,每月举办“树下议事”。
“村民组群众会,打通了党委政府、乡村干部和群众之间的‘最后一百米’,对于宣传、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木桐乡党委书记王宏留说,“我们因势利导,进行规范,全乡55个村民组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群众会,必要时可以多开,除了干部群众议事、通报工作情况、开展文化活动外,还加上了理论学习、政策宣讲、技术培训等环节,另外有包村领导、驻村干部参加,根据内容还邀请乡司法所、派出所、社会事务办、农业中心、银行网点工作人员参加,通过解答问题、宣讲政策、现场办理来服务群众。”
上下拧成“一股绳”
谋发展 促振兴
“一月一次村民组群众会,重点还是谋发展,交流致富门路、培训实用技术。群众聚在一起交流沟通,把干劲激发出来。”木桐乡拐峪村党支部书记薛彦涛说。
拐峪村与陕西省洛南县三要镇上寺店村、河南省灵宝市朱阳镇接壤,村如其名,山大沟深,十分偏远。可这两天,位于庙上组的村党群服务中心内,却是一派生机勃勃景象。党群服务中心二楼,24台缝纫机嗒嗒作响,村民们正在制作毛绒玩具KT猫。
拐峪村梨岔沟组过去办有一家服装厂,遗留下来八九十台缝纫机。在梨岔沟组群众大会上,经过群众连续几天“凉亭夜话”集思广益,决定利用闲置设备和农闲时间,搞加工增收入。村里十分支持,在党群服务中心二楼创办了“创业技能培训中心”,经过和卢氏县兴贤里社区一家工厂联系,确定由村民代加工。为开展大规模生产,拐峪村先选派8位村民到兴贤里学习,回来担任技术员。目前已正式开始培训村民、试生产。
其间,梨岔沟、庙上、拐峪等村民组群众分别连续举行“凉亭夜话”“上屋议事”,群众思想反复碰撞,最终打消了“学不会”“不挣钱”等顾虑。目前,木桐村、鸟桥村的群众也来取经,拐峪村的KT猫生产业务持续扩大。
“生产这个KT猫,需要近20道工序,有的工序只挣几分钱,有的工序能挣几毛钱,需要十多人共同完成,把大家拧成了‘一股绳’,感觉群众之间亲近了,干部作用也发挥出来了。”拐峪村拐峪组组长张建斌说。
灵神村紧邻陕西省,各村民组通过“凉亭夜话”“围炉议事”,家家户户在洛河上游的塬上发展新品种红薯种植,群众发挥集体智慧,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创出“灵神粉条”品牌,价格每斤高于普通红薯粉条3元,仍供不应求。拐峪村庙上组利用纯净无污染的河水建起了40多个鱼池,养殖10万多尾中华鲟、鲈鱼,还办起了在豫陕两省交界闻名的烤鱼店,一时成了周边网红打卡地。全乡55个村民组,一组一品,各显其能。全乡发展连翘、黄精、苍术等中药材种植2万余亩,种植烟叶2500亩,种辣椒、养鱼、加工玩具,村组业兴人和,群众增收致富,带动了集体经济发展。今年木桐乡集体经济收入超过30万元的村有2个,其余5个村都在10万元以上。
干部群众“一家人”
村和美 地生金
木桐乡曾是解放战争时期豫鄂陕边区的核心区域,党政军机关旧址至今保存完好,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南省党史教育基地。去年至今,木桐乡党委、乡政府收集革命文物,挖掘红色史料,精心设计展陈,对豫鄂陕党政军机关旧址进行修葺,生动展现了革命岁月光辉历史和党政军民鱼水深情。
而今,干部群众“一家人”的理念,随着“凉亭夜话”“树下议事”及“围炉夜话”“上屋议事”等干部群众共同参加的经常性会议、活动的开展,更加深入人心。
在木桐乡采访,每到一个村,记者都要询问通过村民组群众会,化解了哪些矛盾纠纷。然而,得到的回答往往差强人意,因为,确实不太好找。
“群众之间稍有矛盾,夜话、议事时说到明处,往往能消除隔阂,握手言和;而对于林地纠纷、占地补偿,只要政策讲清楚,群众也都能理解。”木桐乡7个村的党员干部不约而同地回答。
横穿全乡的326省道,占地补偿没有到位之前,群众全部同意开工建设。在拐峪村,这条公路占地涉及5个村民组50户群众,没有一户群众阻挡施工。“现在干部都是为了群众着想,修路还不是为了咱老百姓?”拐峪村庄子组组长刘套成说。
而在夜长坪村,各村民组通过召开群众会统一思想,各家各户全力支持夜长坪钼矿建设,目前年处理99万吨的矿厂正常生产。乡里以专班制模式、“保姆式”服务推动年处理990万吨矿厂建设,全程做好电力、供水、垃圾清运、道路整修、占地协调等服务保障工作。项目全部达产后,将新增年产值50亿元。
木桐村水泥制品加工产销两旺,河口、鸟桥两个村农产品展示厅琳琅满目,各种特产通过电商销往全国各地。全乡谋划储备的基础设施、产业配套、文旅康养、公共服务四大类16个项目,计划总投资9.67亿元,发展后劲十足。
卢氏县近两年实施的投资3420万元的洛河上游流域水生态修复项目,整治河道20公里。行走在木桐乡各村各组,水清、路畅、岸绿、景美。镇区日处理600吨污水处理厂高效运行,地埋式垃圾中转站建成投用,城乡环卫一体化让各村无“圾”可寻,洁净如新。
春夏秋冬,岁月不居。从“凉亭夜话”“树下议事”到“围炉夜话”“上屋议事”,听!“话”的是美好未来,“议”的是乡村和美、千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