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韩红霞
位于郑州西南部西岗建筑艺术体验园的五方科技馆,是中原地区首个被动式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群落,作为河南省超低能耗建筑科技示范标杆,更多时候它只是供慕名前来的业内人士参观、学习,但近期,当场馆运行负责人崔利倩与活跃在郑州的短剧拍摄剧组不期而遇后,曾经冷清的场馆很快发生了变化:会议大厅、科技住宅等场所稍加改造就成了拍摄取景地,约拍的档期一下子签满了一个月,其中不乏来自北京等地的省外剧组,还带动了场馆的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产业发展。
这只是“竖店”郑州短剧产业制造发力,盘活郑州各类型存量资产的一个侧影。
事实上,曾经一度冷清的众多售楼部、郊区别墅、大型闲置商场、商业办公楼、家居馆、民宿等,无法准确统计有多少正被作为短剧拍摄地而一下子热络起来。与此同时,平时本就人流如织的商业中心、时尚打卡地也成为新的热门拍摄地,焕发出新的活力。
郑州的活力正被激发,不少规模化的拍摄基地正在形成,它们多依托于对现有存量资产的整合改造。
短剧拍摄盘活郑州存量资产
五方科技馆邂逅短剧拍摄焕发新的生机并非偶然,随着近两年郑州短剧市场的火热,从今年4月郑州“竖屏”短剧行业“跑赢”横店,到如今该行业在市场规模、创造产业产值等方面成长迅速,2024年前三季度,郑州市短剧制作主体已达710余家,企业产值17.89亿元。盘活闲置低效资产推动大型拍摄基地快速形成,只是短剧产业制造力发力细分赛道的一个具体表现。
据牵头在新郑、武陟两地打造5万平方米数字经济—网络微短剧产业孵化基地——木马影视短剧拍摄基地的河南芊娱芊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运营副总经理苌雅铮介绍,通常一部短剧的资金投入在30万~50万元之间,其中拍摄场地投入的占比并不高,通常只在3%~5%之间,但这已足以催生巨大的市场空间。
据苌雅铮透露,木马影视短剧拍摄基地依托于华夏幸福在新郑和武陟的产业新城服务中心场馆,通过内部整合取景环境,外部吸引制作团队的双向整合,仅新郑场馆自去年10月份运行以来到目前拍剧达700多部,占到郑州都市剧总量的三分之一。目前,拍摄量每月稳定在100~150部之间,环比呈快速递增趋势。场地场景已远远不能满足现有拍摄需求,因此,公司目前除了继续整合、丰富场馆,还启动了二期整合计划,对周边一处1.5万平方米的楼宇进行场景改造,谋划“以中原引华北,以竖屏带横屏”的更远未来。
华夏幸福河南区域招商负责人汤固阳介绍,1万多平方米的华夏幸福新郑产业新城服务中心作为展馆发挥着展示当地产业优势、招商引资的作用,华夏幸福敏锐地捕捉短剧拍摄对场地的需求,与河南芊娱芊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达成共识,打造木马微短剧产业孵化基地,在郑州形成了独特竞争优势。他表示,把剧组请进来,让存量资产活起来只是第一步,未来,华夏幸福将继续立足于短剧拍摄需求,完善产业链配套,把消费者留下来,让产业壮大起来。
业内人士分析,早期,郑州短剧拍摄多利用闲置售楼部、郊区别墅、民宿等,带火了场地租赁。目前,依托大型闲置商场、商业办公楼、家居卖场等整合打造的大型拍摄基地正快速形成,主要参与方已不再局限于资产盘活,短剧产业制造力正加速升级。
产业制造力加速升级
位于郑州航空港区占地面积近1.7万平方米的聚美空港竖屏电影基地由闲置商场改造而成。牵头者为郑州航空大都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发集团”),通过招商引资,与聚美集团达成深度合作,由郑州空港聚美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打造竖屏电影基地。
有着巨大体量的家居卖场凤凰城,则依托整合凤凰城南城家居场馆,致力于将这里打造成以元宇宙技术为核心,融合新消费、短剧拍摄基地、剧商产业平台、夜经济及文商旅等多元业态的元谷元宇宙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区、郑州未来的“中国元谷”和“全球剧商中心”,并要“一步一个脚印,坐实全球剧商中心”,将短剧及关联产业制造力拉满。
正是因为看好短剧产业的未来,新的影视基地还在不断涌现……11月26日,鼎革·中牟影视基地揭牌。中牟县把它作为“微短剧+文旅”的突破口,希望能借短剧拍摄赋能中牟文旅产业出圈出彩。
谈起下一步的计划,素有产业新城模式标杆运营商之称的华夏幸福,则希望围绕“短剧+”,形成“短剧+文旅”“短剧+游戏”“短剧+赛事”“短剧+商业”“短剧+电商”等多元化商业模式;通过搭建产业平台,整合资源,引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全力打造河南文化数字产业集聚地,让郑州成为名副其实的“竖店”。
“短剧+经济”,带来无限可能
近期印发的《关于郑州市加快推进网络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的意见》立下目标:争取到2027年,全市微短剧市场规模达到100亿元。同时,给予一揽子扶持政策,包括鼓励取景拍摄场地联动,对郑州地标场景、景区公园、文化场馆等场地年接待微短剧剧组达到一定数量者,给予最高不超过1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支持培育微短剧产业基地(园区),加快建立“写、拍、播、评、投”五位一体影视微短剧产业发展品牌,构建集创作、拍摄、制作、发行、交易到衍生产业于一体的微短剧全产业链。
这意味着,郑州短剧产业“经济+”效应或只是刚刚凸显,政府的引导、扶持培育,市场主体的主动出击,未来在短剧业每个细分赛道都可能催生巨大产业,带活一方经济。
苌雅铮表示,目前对存量闲置或低效资产的盘活只是郑州短剧产业制造力激发的第一步,未来短剧产业制造力对产业链条各环节的拉动及爆发不可估量,相信郑州能凭着自身优势走得更远,真正让一个产业激活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