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毛云生 通讯员 汪心怡
每家每户每天每顿饭,桌上少不了的蔬菜,非“葱”不可,因其能配百菜、和众味,又叫“和事草”。
提起香葱,就不得不说信阳市平桥区明港镇邹庄村的“子母香”,当地百姓称之为邹庄香葱,因其色泽清秀、香味浓郁,深受市场青睐。
眼下,正是香葱栽种的好时节,邹庄村的葱农们正抢抓农时,在田间抢种香葱,确保来年丰产增收。
“邹庄地势平坦、土壤疏松透气、有机质丰富,年平均气温在15摄氏度左右,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水资源丰富,非常适宜种植香葱。得益于资源禀赋,邹庄香葱葱油含量高,深受消费者欢迎。”邹庄村党支部书记卢广辉一边站在地边指挥着葱农干活,一边对记者说。
说话间,卢广辉连根拔起一簇香葱苗,引以为傲地介绍:“你看,我们邹庄的香葱,不仅根系发达,而且分蘖率高。”
“这得益于我们使用的‘黑科技’——鱼蛋白水溶肥。”技术员杨玉强指向香葱基地的滴灌设备,语气中带着些许神秘,“这是一种天然的功能性肥料,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可通过滴灌追肥,在抑制、杀灭土壤有害菌的同时,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活化土壤养分,促进香葱根系发育,提升品质。”
据了解,邹庄香葱除主供省内市场外,还销往湖北、安徽等地。邹庄香葱走出明港,除了香葱本身品质好外,村里“职业经纪人”也功不可没。
“这是湖北的订单,那是安徽的……现在刚种下就已经接到了1500吨的订单。”盛辉、李佰付是邹庄村第一批参与香葱种植的村民,也是香葱“职业经纪人”。在香葱采收时期,他们的手机响个不停,基本上都是外地客商打来下订单的。“采收旺季,香葱日销量高达20多吨,流水近20万元。”盛辉说。
绿油油的葱苗孕育着农人的希望。“目前,我们村辐射带动周边乡村种植规模达2000余亩,亩产6000余斤,并稳中有升,年产值有望突破6000万元。”卢广辉站在田边,和葱农盘算着来年的产量与收入。他们知道,邹庄村的未来,将在这片绿色的葱田中变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