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赵村镇 传承养蚕古韵 织就富农新锦

2024-12-17 10:27:56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王俊凯 杨增军

  “家里两个孩子,都还在读书,父母年纪也大了,出门务工不放心,想着在家门口养点蚕,既顾家又赚钱,就过来到蚕场问问是啥情况。”12月11日上午,鲁山县赵村镇宽步口村村民薛海峰在位于邻村的蚕场咨询时说。

  蚕场场长李海东热情地接待了他,详细讲解了扶持政策:“蚕种是免费的,蚕药、蚕具也都是无偿提供的,政府买的有保险,蚕业发展中心还会派技术人员专程上门指导,手把手教你……”

  李海东领着薛海峰参观蚕场,四五个工人在恒温恒湿的房间里忙碌着,他们熟练地挑选优质茧种,把蚕茧穿起来挂成串,等待来年化蛹。

  据李海东介绍,鲁山县赵村镇养蚕历史可追溯到2000年前,素有“柞蚕之乡” 美誉,也是鲁山丝绸“仙女织”的主产区。

  为了支持特色养蚕业的发展,赵村镇近日召开了蚕业发展座谈会,邀请养蚕群众代表,了解其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协调解决包括蚕坡手续审批等相关事宜。目前,赵村镇养蚕户有100余户,和去年同比新增20余户;蚕坡面积增至7000余亩,其中今年新增3000余亩。养蚕户户均年收入3万余元。

  “我镇将依托资源禀赋,多措并举发展特色经济,大力扶持养蚕业发展,让古老的蚕桑文化重新焕发勃勃生机,也让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赵村镇党委书记李三阳说。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