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小麦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 丁位华
近期,河南省小麦播种后遇到了异常的气候条件,尤其是气温较往年同期持续偏高,大部分地区的气温普遍高出5度以上。这种暖冬天气对小麦的生长带来了不利影响,导致豫北、豫中和豫东等地区的小麦出现了旺长现象。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河南省小麦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以下简称“服务团”)迅速行动,赴各地开展小麦冬前管理指导。
服务团通过对各地的苗情进行细致调查,发现10月16日之前播种的小麦由于底墒足、温度高、积温充沛,麦苗生长迅速,高度普遍达到40厘米至45厘米,叶片长而细薄,单棵分蘖数量超过5至6个,亩总茎数高达80万以上。这种旺长现象使得麦苗群体稠密,麦田过早封垄,看不见垄行。然而,小麦旺长并非好事,它会导致小麦抗病能力下降,病菌越冬基数变大,易发生纹枯病、白粉病等病害。同时,旺长小麦植株高、内部光照不足、根系发育差、重心不稳,易发生倒伏。此外,旺长麦苗茎秆和叶片细嫩,抗冻能力明显减弱,易遭受冻害。随着近期温度降低,部分农户的旺长麦田已经出现了苗倒伏和冻害现象。
针对小麦旺长问题,服务团提出了控长壮棵管理措施。首先,采用物理镇压的方法,在晴天的中午或下午,使用石磙或镇压器对旺苗进行镇压,以抑制主茎和大分蘖的生长,实现控旺转壮。镇压还可以破碎坷垃、弥合裂缝、保墒提温。但需要注意的是,镇压要顺一个方向进行,不可反复无序镇压。其次,采用药物控旺的方法,在12月上旬喷施多效唑,帮助抑制小麦茎秆伸长、缩短节间,控制植株旺长,防止倒伏发生。但要严格按照药剂说明的浓度和用量使用,避免产生药害。最后,通过控制冬水、推迟春季肥水的方法来调节小麦生长。在土壤水分充分的条件下,旺长麦田冬前尽量避免再追施肥水,春季将追肥时间推迟到拔节中后期,以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有效分蘖成穗、提高成穗率和穗粒重。
除了旺长问题外,服务团还发现冬前旺长小麦的抗寒能力差,极易发生冻害。为此,服务团建议在不浇冬水或推迟浇灌冬水的前提下,喷洒叶面肥来提升小麦的抗寒能力。可以在12月上中旬当日平均气温8℃以上时,使用磷酸二氢钾和芸苔素内酯或胺鲜酯等叶面肥进行喷施,以促进根系生长、植株健壮、提高小麦的抗寒能力。对于口墒较差、出苗不好或整地质量差、土壤暄松、苗黄苗弱以及晚播的麦田,则应及时浇灌冬水,以有效预防低温冻害。
此外,服务团还强调及时防治病虫草害的重要性。由于温度较高,病虫草害早发,尤其是旺长麦田的病害抵御能力差。因此,建议在12月上中旬日平均气温8℃以上时进行化学除草和病虫害预防。根据麦田杂草的种类选择合适的除草剂进行喷施,并适当增加一些病虫害防治药剂,以实现一喷多防、兼防多种病虫害的效果。
综上所述,面对暖冬天气带来的小麦旺长、抗寒能力差以及病虫草害早发等问题,服务团及时提出了控长壮棵管理、喷洒叶面肥提升抗寒能力以及及时防治病虫草害等综合管理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保障小麦稳健生长、减少因冻害、弱苗、病虫草害带来的损失,为来年小麦的丰产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