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河”谐共生 奋进龙都披锦绣

2024-12-20 19:40:59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张百强 赛晓涛

  “完成造林22万余亩,建成‘四大生态走廊’,林木覆盖率达30.52%,湿地保护率稳定在64%以上……”12月18日,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濮阳专场上,濮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东柯重点介绍了该市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举措和成就。

  据介绍,黄河流经濮阳3县21个乡镇,过境167.5公里,属于最典型的“二级悬河”河段。为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濮阳市深入贯彻“重在保护、要在治理”重大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为协同发展定规矩

  “我市坚持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印发实施了《濮阳市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市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向、目标和举措。”周东柯表示。

  该市谋划了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优化及气候变化应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业污染防治、水资源优化配置、河流生态流量改善等15项重大工程,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工作取得实效提供坚实保障。同时,制定发布濮阳市“三线一单”分区管控实施方案,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落地应用,为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画好框子,定好规矩。

  在平衡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方面,濮阳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锚定实施制造业倍增行动,2023年制造业投资增长47.5%,增速居全省第1位。与此同时,全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战略

  近年来,濮阳市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深入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

  该市把制造业转型升级作为建设现代化濮阳的关键任务,加快重点链群发展、实施制造业倍增发展计划。抢抓 “沿黄地区绿色能源生态廊道”建设机遇,有序推进风电、光伏、氢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不断优化调整能源结构。严格落实“两高”项目逐级会商联审机制,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全市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4.3%,超额完成“十四五”下降15%的目标。开展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2024年全市报废汽车 1.1万辆,更新用能设备5.3万台。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废物等废弃物全部实现资源化利用,废旧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93.5%。

  持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近年来,我们牢牢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强化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深入推进黄河流域污染综合治理,黄河干流水质类别达到二类,流域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整体环境质量改善情况位于全省第一方阵。”濮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瑞刚介绍道。

  今年以来,濮阳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PM2.5平均浓度47微克,同比下降2.1%;PM10平均浓度73微克,同比持平;优良天数250天,同比增加17天;重污染天数7天,同比减少2天;水土环境质量持续稳定且呈向好势头;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可控,固体废物资源利用水平不断上升,濮阳市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历史最好。

  在“无废城市”建设方面,濮阳市锚定建设目标,印发《濮阳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积极谋划打造“无废”绿色能源供应高地模式、畜禽粪污协同多元固体废物利用模式、生活垃圾全量收集利用模式、生物基材料应用示范模式、铅蓄电池“无废”产业链模式等五大特色亮点模式,推动“无废城市”建设落地开花。今年8月10日,该市成功入选省级“无废城市”名单。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