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李媛媛
1月12日,在安阳无人机产业园区的低空经济人大代表联络站内,驻站的省人大代表、安阳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雷文利正在紧张忙碌着,整理照片、查阅资料、收集数据,为参加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做最后的准备。
低空经济具备强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如何更好地推动其高质量发展,是时代赋予的新命题。
“安阳是一座想飞就飞的城市。拥有广袤的低空开放空域,每年可飞行天数达300天以上,我们要立足低空开放空域优势,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新赛道。”雷文利表示。
作为科技领域的人大代表,低空经济这一业界“新宠儿”是雷文利近两年一直关注的焦点。在她看来,安阳发展低空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推动高质量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雷文利看来,低空经济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要把握好“人”“财”“物”这三个关键因素。
“‘人’指的是人才,高素质、专业化的科研人才,‘财’指的是研发经费和资本投资等,‘物’指的是科研设备、科技基础设施等。”雷文利说。
此次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雷文利将围绕低空经济提出“关于进一步规范低空经济空域管理,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只有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履行人大代表职责,才能提出高质量的建议。”在履职过程中,雷文利多次深入低空经济人大代表联络站、无人机产业园,了解蓝天实验室、无人机产业的运行和发展状况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雷文利提出,建议政府部门尽快设立低空空域管理执法机构,规划、设计低空飞行器的飞行方案,保障低空航路的安全有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同时,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让低空经济进入和谐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谈及我省低空经济未来的发展,雷文利信心满满:“作为基层科技代表,我看到了全省抢抓低空经济新赛道、培育特色应用新场景的‘蓄势腾飞’。相信随着科技创新赋能,无人机在中原大地上将飞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