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张鸿雨
“家门口装上了充电桩,现在给电动车充电,既安全又方便。这件事政府办得好,特别实在。”1月16日上午,在郏县八一路小学围墙南侧,龙山街道居民王文化由衷感叹道。
近年来,郏县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为抓手,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将教育、医疗、交通等一件件关乎民生的“小事”,办成温暖百姓心头的“大事”,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持续擦亮“教育”名片
“多亏了党的政策好,让俺家的娃在家门口就能接受优质的教育。”1月16日,郏县新城小学教育集团迎宾街校区六年级学生李天宇的家长激动地说。
近年来,郏县把发展教育摆在优先战略位置,新建、改扩建一批中小学校和幼儿园,配备现代化教学设备与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2024年,在茨芭镇二中旧址建设镇实验小学。截至目前,改扩建的郏县实验幼儿园已投用。
同时,全面优化学校布局,按照试点先行、稳步推进、谨慎裁撤原则,有序裁撤乡村教学点12个。2024年秋季开学前,又裁撤部分教学点,调剂教师200余人,利用闲置校舍改扩建寄宿制小学和公办幼儿园。同时,高质量推进集团化办学,有效增强薄弱学校造血机能,缩小城乡、区域、校际教育差异,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倍增。目前,全县已成立23个教育集团,两个教育集团获评平顶山市优质教育集团。
着力建好“健康郏县”
去年底,郏县冢头镇居民王华带着在郏县人民医院的检查结果到郑大一附院内科就医,没想到结果被认可,大夫看完后当即开药。
“真是太方便了,省钱又省时,不用排队等,1小时离开医院,和以前相比简直霄壤之别。”1月15日,王华说。
让群众看好病、好看病、少生病是郏县医疗健康集团一直以来的工作追求。郏县常年开展跨院区联合查房、统一质量控制,县级院区按照网格化管理,组织业务骨干分别到分包乡镇分院开展业务查房、带教、病历点评、处方点评等活动,促进技术交流、经验分享。积极搭建区域化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并与省市医检系统对接,涉及检验互认项目5大类82项,线下检查类互认项目60项。2024年全年已互认26469人次,节约费用899.77万元,有效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
同时,深入开展重大慢性病防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化提升健康专项行动。2024年重点人群签约服务22.26万人,覆盖率96.88%。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82.62%、83.15%,连续8年获平顶山市绩效评价考核第一名。
交通建设提质增效
1月16日,郏县南环路农产品交易市场非常活跃,来自茨芭镇铁炉村的宋国好老人不到3小时就卖完了200多公斤的粉条。
茨芭镇地处山区,距离县城远,之前道路不好时,村民进城需要一个多小时,现在平整畅达的“村村通”为村民提供了便捷。“我们现在一有农产品都要进城卖,路好走,价格又高。”与宋国好同时卖粉条的宋卫军说。
乡村道路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动脉”,也是牵动民心的“神经末梢”。近年来,郏县高度重视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工作,把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与“四好农村路”等示范创建有机结合、一体推进,着力构建“城乡客运+农村物流+邮政快递”的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服务体系,布设客运站点396处,实现355个建制村2公里内公交站点全覆盖,打造了全覆盖、低票价、一站式的公共出行服务网络,形成了城市公交、城乡公交、村村通公交的“全域公交”模式。2024年2月,郏县成功创建为“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