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月18日8时,河南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共收到提案1487件。经审查,共立案1210件,其中,委员提案966件,集体提案 244件。大会提案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切问题,聚焦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通过走访调研,结合当前郑州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和在郑青年群体有关意见与建议,在今年的全省两会上,河南省政协委员苏新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打造青年人才集聚高地,建设郑州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的提案》。“我在建议中提到,组织、人社等部门要持续深化‘郑聚英才’计划,构建起包括岗位开发、奖励补贴、安居保障、创业支持、招聘服务等在内的就业创业支持体系,加大宣传力度,让青年人才可感可知。”苏新表示。
苏新还建议,建立高效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探索建立青年人才编制“周转池”,畅通招才引智“绿色通道”,积极落实“百万大学生留郑计划”,全面集聚青年人才。
科幻产业是近年来以科幻为主题的科技赋能文化、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形成的新领域新赛道,对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文化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河南省政协委员张国晓带来的是《关于建设科幻产业强省的提案》。在张国晓看来,河南发展科幻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才优势。
河南作为科幻人才高地,具有强大优势和坚实底气领跑科幻产业新赛道。张国晓建议郑州、信阳、南阳三城联动,以全球卓越科幻人才为牵引,以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加快融合为主线,以国际视野和超常规手段,全面推动机制、模式、场景、业态创新,增强科幻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建议大力招引国内外头部科幻企业,优化调整郑州航空港、中原科技城的功能定位,将其作为郑州市建设“中国科幻之都”的重要引擎;兴办河南科幻学院,鼓励各大高校设立科幻产业学院。
河南省政协委员李秋红带来了《关于加快甲骨文全球数字化采集》的提案,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保护和传承这一世界记忆遗产,让甲骨文“活”起来,为讲好中国文字故事奠定坚实基础。
李秋红表示,甲骨文作为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然而,目前存世的约16万片甲骨文中,有近一半或深藏库房、或散落民间、或遗失国外,给甲骨文的考古研究和活化利用带来了诸多困难,“因此,加快甲骨文全球数字化采集,搭建‘中华甲骨文大数据库’(数字甲骨),显得迫在眉睫。”
河南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唐飞表示,从今年大会提案看,委员运用提案履职更加踊跃,立足发展所需、群众所盼、专业所长,选题更加精准聚焦,调研更加深入,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可行性。
记者了解到,今年,河南省政协将以“提案服务质量年”为重点,强化质量导向,创新方式方法,加大跟踪督办力度,促进提案成果转化,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贡献力量。 (记者 马连华 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