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亮出人才改革“成绩单” 1950万人吃上“技能饭”

2025-02-25 10:20:50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吴白琰

  2月21日,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实事惠民生 聚力谋出彩”系列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会上,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李甄介绍2024年度我省“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取证”这一重点民生实事完成情况。

  “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取证”作为技能河南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和主要抓手,已连续三年被列为我省重点民生实事之首。2024年,我省全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63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取证)273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取证)125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截至2024年底,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950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634万人,均位居全国第二;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重超过3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越来越多的劳动者通过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成长为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成为河南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李甄说。

  提升培养质量,服务发展能力明显提高

  我省统筹实施制造业技能根基培训、现代服务业技能提升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农民工技能培训等十个专项行动,加大订单式、定岗式培训力度,为企业定向培养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急需紧缺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我省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1.1万人,为相关行业企业培养中坚力量,强化人才储备。“2024年,全省新增高技能人才(取证)人数占新增技能人才总数比例达46%,较2023年的38%大幅提高,技能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制造业强省、农业强省、现代服务业强省建设能力进一步增强。”李甄介绍。

  创建劳务品牌,促进高质量就业

  在重点发展、用工需求量大的产业领域,我省汇集农业农村、商务等部门和各地优势资源,重点打造“河南建工”“豫农技工”等10个省级人力资源品牌,着重提升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破解“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结构性就业矛盾,促进劳动者高质量充分就业。

  我省各地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特点,积极培育富有地域特色、行业特征的地方性人力资源品牌,不仅促进了劳动力转移就业,还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人才支撑,成为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的“金字招牌”。

  注重产教融合,打造现代职业教育风向标

  我省大力推进技工院校学校布局、专业结构、培养模式“三个调整优化”,完成4所技师学院、2所高级技校设立审批和15所“高水平”学校建设,围绕河南省重点产业发展方向新设51个新专业,建设22个“高水平”专业,研究构建20余个校企合作平台。

  在加强世界技能大赛成果转化方面,我省全面推进“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基于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把车间任务融入课堂,把课堂搬到车间”,技能人才培养的专业精准度和产业适应性显著提升,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8%。目前,我省共有技工院校97所,实现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郑州航空港区全覆盖;共有技师学院35所,分布在15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郑州航空港区,全省技工院校招生人数居全国第三,技师学院招生人数居全国第二。

  开展职业竞赛,开辟技能成才新途径

  我省精心组织河南省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设置80个赛项,2089名选手参赛。指导多地举办市级综合性职业技能大赛。

  同时,我省还承办第四届全国工业设计大赛,举办首届全省现代家居技能大赛和56个省级行业赛,超2万人次参与竞赛活动,间接带动超百万人次参与企业、院校开展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培训等活动。

  完善评价体系,助力技能人才成长

  我省制定印发《关于在企业实施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通知》,在全省以技能人才为主体的企业中,推行“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形成由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构成的职业技能等级序列,并建立相匹配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打破技能人才成长壁垒,有效解决高技能人才成长通道窄、技能人才获得感不强等问题。全省共15家企业通过评前备案,已评选6位特级技师、首席技师。此外,加大高技能人才表彰激励力度,新获评技能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1名、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7名,新评选中原技能领军人才15名,通过技能竞赛授予943人“河南省技术能手”荣誉,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李甄说:“相信随着技能河南建设的持续深入推进,将有更多劳动者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更多技能人才将在各行各业展现身手、实现梦想。”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