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吴白琰
随着气温回升,春意渐浓,“春天的味道”在各大农贸市场悄然登场。近日,记者走访了郑州市多家农贸市场和商超发现,随着春季野菜陆续上市,一场“舌尖上的春天”正在城市里悄然上演。水灵灵的荠菜、嫩生生的白蒿、青翠欲滴的面条菜等时令野菜,在各大生鲜摊位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绿色方阵”,吸引市民争相选购。
记者来到金水区纬四路农贸市场,看到白蒿、面条菜、荠荠菜等时令野菜成筐成篓地摆放在显眼位置。商贩张大姐的摊位前,一袋袋鲜嫩的野菜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她边整理菜筐边介绍:“茵陈(白蒿)现在最抢手,老年人爱买回去晒干泡水,年轻人喜欢蒸蒸菜吃。”正在挑选野菜的市民张女士向记者展示挑选的野菜:“这是给老人买的马齿苋,听说能降血压;这个荠菜是准备给孩子包荠菜馅饺子的;还有给爱人凉拌的白蒿。”她笑着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反而更想念小时候吃的这种‘春天的味道’。”“我准备买点面条菜,回家蒸着吃。”家住纬四路16号院的刘先生说。刘先生告诉记者,面条菜凉拌或蒸食特别好吃,现在是9元一公斤,这两天有不少市民购买。
在金水区大旺城超市蔬菜区,“春菜”的宣传牌子十分显眼。新鲜的野菜静静地摆放在菜筐里,一目了然,供市民挑选。虽然目前野菜价格高于其他绿叶蔬菜,“春菜专区”仍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挑选。记者观察到,货架上白蒿标价16.8元一斤,面条菜9.9元一斤,虽比普通蔬菜贵,仍被市民成袋采购。家住祭城26号院的郭女士告诉记者:“往年一斤白蒿都是10块出头,今年一下子涨到17块,那也得买啊,春天的野菜吃起来比肉都香哟。”
在郑州盒马超市绿地店的有机蔬菜区,青翠欲滴的野菜被保鲜膜包裹着,摆放在超市进门处的醒目位置。“香椿芽和雷笋(春笋)卖得最好,每天都要补货两次。”理货员王大姐边整理货架边介绍,“这种100克装的高原红香椿,虽然价格比普通蔬菜高两三倍,要20.9元一盒,但买的人很多,每天中午前就会卖完。”“这春笋是我的最爱,每年春天我都会买一点炒腊肉吃,又鲜又香。”正在挑选春笋的张女士展示着购物袋里的“战利品”。
春阳和煦,这些承载着土地记忆的野菜正以全新姿态回归现代餐桌。随着“药食同源”理念深入人心,这场延续千年的“春味”盛宴,既满足了市民的味蕾享受,更传递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饮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