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显身手 “慧”解停车难题

2025-03-08 10:03:49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许丽娟

  2月28日,清晨7时,郑州市金水区东风路街道网格员张蔷薇开始巡查。她手机里的“智慧城管”App实时显示着辖区20多个停车场的饱和度,一条来自系统的新提示跳出:“南阳路208号院东侧发现3辆非机动车占用机动车位,请及时处理。”10分钟后,社区志愿者与物业人员到场清理,空出的车位让赶早高峰的上班族松了一口气。“以前遇到这类问题要层层上报,现在网格员、城管、居民‘一网联动’,小事不出社区就能解决。”张蔷薇说。

  这种“神经末梢”式的治理变革,正在重塑郑州的停车生态。2024年以来,郑州市以精细化治理为主线,将停车场管理嵌入基层网格,发动市民成为“治理合伙人”,让科技赋能从主干道渗透至背街小巷。

  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

  在郑州市二七区银基商圈,一场由街道党工委牵头的“停车议事会”每月都要举行。商场物业、交警、网约车司机代表围坐一桌,讨论如何化解卸货区停车与消费者停车两难问题。“我们增设了30分钟免费临停区,网约车接单效率提高40%。”银基商贸城物业经理张涛说,现在商圈周边道路违停投诉量从月均127起降至23起。

  这种“党建+共治”模式在全市开花,深受好评。郑州市东大街街道成立了由医院、地铁公司、商户组成的临时党支部,将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200个车位夜间开放给居民;高新区组建“商户自治联盟”,商户轮流值守劝导违规停车,解放路沿街“一位难求”的顽疾被化解。郑州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168个一线临时党组织累计协调解决停车纠纷4300余起,群众满意度达92%。

  智慧屏走进老旧社区

  当郑东新区的智慧停车楼吸引群众眼球时,管城回族区平等街社区的改造更显“烟火气”。这条宽度不足6米的老街曾因乱停车屡屡堵塞消防通道,如今路口立着实时显示剩余车位的LED显示屏,地磁传感器精准引导车辆至空位。“我70岁的母亲都能看到屏幕上的箭头方向,又方便又便捷。”居民刘建军说,此外,社区还推出“错峰拼车位”小程序,早餐店老板与上班族共享车位时段,利用率提高60%。

  科技赋能不仅在于硬件升级,还在于“绣花功夫”。郑州高新区引入AI算法分析停车场监控视频,自动识别长期占位车辆并推送提醒;金水区试点“扫码评泊位”,市民扫码即可投诉车位划线不清、收费不规范等问题,48小时内必有响应……一系列举措办到了老百姓的心坎儿上,群众幸福感满满。

  一张罚单背后的“柔性实验”

  3月1日,郑州市东风路郑州轻工业大学北门,交警李阳正在处理一辆违停私家车。与以往不同的是,他先给车主发送了提醒短信,10分钟后见未挪车才开具罚单。“我们推行‘教育—提醒—处罚’三步法,2月份劝离违停车辆超1.2万辆,同比减少强制拖车37%。”郑州交警十一支队相关负责人说,这种“有温度的执法”使重复违停率下降18%。

  柔性管理还体现在细节创新上。在郑州市陇海路高架桥下,废弃电话亭被改造成“挪车驿站”,扫码可联系车主;中原区推出“代客泊车”服务,志愿者帮新手司机停入狭窄车位……“罚不是目的,让车有位可停、有规可循才是关键。”郑州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小巷治理呼唤“定制方案”

  尽管治理成效显著,一些“城市毛细血管”仍面临考验。在郑州市文劳路某家属院,70个车位难以满足300户居民的需求,私家车挤占健身广场的现象时有发生。“我们计划将废弃锅炉房改建成立体车库,但低层住户担心采光问题,目前,协商还在进行。”文北社区相关负责人坦言,老旧小区改造需平衡多方利益,往往“一院一策”,政策落实需稳步推进。

  类似的复杂情况催生治理创新。郑州市航海路街道试点“停车信用积分”,主动参与志愿服务的车主可兑换错时停车时长;惠济区聘请规划师为背街小巷设计“微循环”方案,通过单行线设置增加车位15%……正如郑州市人大代表陈锋所言:“停车治理没有标准答案,唯有持续倾听民声、激活民智,才能织就更密实的民生服务网。”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