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李媛媛
消费是经济平稳运行的“压舱石”和“稳定器”,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聚焦促消费提出5方面20条政策举措。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的工作要求,记者了解到,3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南监管局联合省委金融办、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于近日共同印发了《关于做好金融支持扩大消费工作的通知》,提出了20条具体措施,推动金融机构积极与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对接,强化各类促消费政策和金融产品协同,全面助力消费提振行动。
此次“金融20条”涵盖汽车、住房、家政、文旅、农资等多个民生领域,可谓诚意满满。在汽车住房方面,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合理优化汽车贷款业务,适当减免提前结清贷款产生的违约金,丰富汽车金融产品供给,有效降低汽车保险保费等。同时,积极支持刚性和改善性、青年人等住房消费融资需求,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发挥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助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以下简称“两新”)是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重要发力点。在助推“两新”政策落地方面,政策要求金融机构建立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机制,主动对接金融服务需求。鼓励各金租公司发挥融资租赁专业优势满足企业设备更新需求;各财务公司主动对接集团客户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需求。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掌握最新政策、商品类别等信息,结合实际情况差异化定价,同时加大对回收循环利用企业、科技攻关等融资支持力度,助力做好消费品以旧换新“后半篇文章”。
深耕文旅体育生活,做优服务消费金融业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资源投入,支持本土文创和景区发展,同时发挥金融科技优势,助力提升游客体验和景区运营效率。推动保险机构积极提供责任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产品,加大保险保障力度。针对餐饮住宿行业特点,要求金融机构发挥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作用,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要求,加大贷款投放力度。鼓励通过投、贷、租等工具,满足家政、养老托育产业链关键领域融资需求。支持政金企合作,加快发展“金融+养老+健康”场景综合服务,开发商业健康保险产品。
科技赋能降成本,提升消费金融服务“温度”。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丰富线上业务办理种类、持续优化网点布局,提升消费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要求金融机构严格规范消费金融服务收费,完善风险定价机制,降低消费信贷利费水平。压实金融机构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主体责任,畅通投诉渠道,妥善化解投诉纠纷。引导消费者树立理性消费观念,避免因过度借贷而陷入财务困境。
据了解,我省金融机构正在持续加大对消费领域的信贷投放。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末,全省批发和零售业贷款余额已达1.12万亿元,同比增长15.2%,远高于各项贷款的平均增速8.3个百分点;同时,支持个人消费的贷款余额也达到2.6万亿元,在各项贷款余额中占比28.4%。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我们将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充分发挥金融要素的支持保障作用,全力提振消费市场发展,为促进河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南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