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栗凤娇
“春来花仙舞步轻,三月花海涌珊瑚”“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古往今来,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描绘出一幅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春风裹挟着花香固然美好,但对于过敏人群来说却意味着“过敏大戏”正式上演。那么,过敏人群如何安然度过春天呢?近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现状:春季过敏患者增多
“郭越,你一直打喷嚏,是感冒了吗?”“不清楚,可能是鼻炎。”连续几天,郭越不停地流鼻涕、打喷嚏,每到晚上,总是翻来覆去睡不好,而且眼睛开始瘙痒、泛红,非常难受。3月25日,在朋友的引荐下,郭越到河南省中医院耳鼻喉科就诊。
河南省中医院耳鼻喉科一病区主任王俊杰经过诊断,确诊郭越为过敏性鼻炎,对其进行对症治疗。
“我在这里进行了中药鼻腔填塞、穴位贴敷等中医药特色治疗,鼻塞、眼痒等症状明显减轻了。”郭越告诉记者。
与郭越不同的是,郑州市民刘丽丽浑身瘙痒,用手一抓,立即出现一条条红痕。经河南省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徐俊涛诊断,刘丽丽被确诊为荨麻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过敏患者表示,每年春季都小心翼翼的,一不小心就“中招”了。最近一周,不少市民出现过敏性鼻炎、皮肤过敏等病症,导致郑州多家医院短期内迎来就诊小高峰。
原因:花粉并非罪魁祸首
“王主任,我前几天带着孩子踏青,引起了过敏性鼻炎,该咋治。”郑州市民刘磊向王俊杰请教。
王俊杰表示,过敏性鼻炎是一种由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引起的多因素疾病,气温变化、身体调节能力下降等都会引起过敏性鼻炎,花粉过敏只是其中一个诱因。过敏性鼻炎虽然令人烦恼,但是采取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症状是可以控制的。
对于春季皮肤过敏,徐俊涛认为,春季气温回升,空气中花粉、尘螨,以及紫外线增强等过敏原叠加,加上皮肤新陈代谢活跃、护肤方式不当等因素,使得皮肤出现红肿、瘙痒、脱皮、水肿或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一系列症状。
此外,随着气温升高,昆虫开始活跃,蚊虫、螨虫、跳蚤开始活跃,衣物、被褥中螨虫滋生,易出现虫咬皮炎、丘疹性荨麻疹等过敏性皮肤病。
专家:精准防治解难题
王俊杰介绍,在花粉季节,过敏性鼻炎患者要尽量减少外出,即使外出,也要做好防护,并且外出回来后要及时用盐水或鼻喷剂冲洗鼻腔;尽量不要开窗户,避免过敏原越窗而入;合理饮食,多吃时令蔬菜,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在房间内放置加湿器;适度运动,以微出汗为宜;一旦在夜间出现胸闷、咳嗽,甚至睡不着觉的情况,需立即就诊。
“过敏性鼻炎患者在发作期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每日冲洗鼻腔,在缓解期遇到雾霾、柳絮杨絮或花粉较多时也可以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以辅助治疗和预防;对于轻至中度皮肤及呼吸道过敏反应,可应用抗组胺药口服或外用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以缓解症状,也可鼻腔局部使用激素类鼻喷剂。同时,这几种症状的患者还可采取中药鼻腔填塞、大椎穴贴敷等中医药治疗方法。”王俊杰告诉记者。
“对于花粉、尘螨过敏者,外出应戴口罩、护目镜,穿长袖长裤,或佩戴具有防蚊虫功能的香囊,定期清洗被褥;对于紫外线过敏者,可使用防晒霜、戴遮阳帽,少吃荠菜、马齿苋、香椿、灰灰菜等光敏性野菜,慎服四环素等光敏性药物;皮肤屏障较差者,可使用温和的、具有修复功能的保湿霜,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加强锻炼,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和修复能力。”徐俊涛提醒患者,一旦皮肤过敏,应停止接触过敏物质;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可用纯净水冷敷,外用非激素药膏或弱效激素药膏,严重时口服抗组胺药物或糖皮质激素;发病原因不明的,可以进行过敏原检查或斑贴试验,以明确过敏物质;过敏期间,避免风吹日晒,忌食辛辣刺激食物,若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腹痛等症状,立即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