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观测站监测显示:麦田表层土壤缺墒 我省全力抗旱保苗 守护丰收希望

2025-04-15 10:12:53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靳李君

  近日,我省遭遇了罕见的大风天气,全省大部分地区出现8到10级阵风,部分县市风力更是达到11到13级,最大风力甚至飙升至15级 ,40多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的最大风速达到或突破了4月历史同期极值。

  据省气象部门的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全省近五成气象观测站的麦田表层土壤已出现缺墒情况,豫北、豫西部分地块的旱情开始显现,且本周内我省基本无有效降水。专家呼吁,抢抓灌溉浇麦窗口期,为夏粮丰收打好基础。

  农民积极行动 争分夺秒抗旱

  4月13日,风力减弱。在新郑市城关乡张庄村的麦田里,种粮大户周大勇满脸焦急,但又充满干劲。他站在自家的田边,望着广袤的麦田,心中满是忧虑:“这场大风太厉害了,把地里的水分都给刮跑了。这可是麦苗吐穗的关键时候,没水可不行。”

  周大勇顾不上休息,迅速组织家人和雇工,开启了喷灌设备。“我们一天能灌溉50亩,四台机器一起上,一天就能完成200亩。我计划在未来三天内把600多亩地全部浇完。”他一边检查设备一边说。

  在滑县,焕永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用了水肥一体化的滴灌技术,大大提高了浇灌效率。该合作社理事长杜焕永说:“这种滴灌技术可帮了大忙了,现在基本上一周就能把田浇完,节水效果特别明显,以前需要好多人忙乎,现在一个工人就能解决500亩的灌溉。”杜焕永还表示,虽然灌溉任务艰巨,但他对今年小麦丰收充满了信心。

  为了应对旱情,省农业农村厅已印发关于切实做好抗旱浇麦的紧急通知,督促各地要把抗旱浇麦作为当前的紧急工作来抓,并组织9个小麦“一喷三防”及抗旱浇麦工作指导组分赴全省各地,示范带动农户科学开展抗旱浇麦,为夏粮生产保驾护航。

  专家紧急支招 提供科学指导

  面对严峻的旱情,省农科院迅速组织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副研究员郭瑞表示:“当前我省小麦大部分处于吐穗期,这个时期小麦对水分的需求量非常大。近日连续出现的大风天气加剧了植株和土壤水分的蒸发,部分麦田墒情持续恶化,农户朋友们一定要趁大风天气过后及时浇水,土壤水分充足,才能促进小麦根系生长和幼穗发育。”

  郭瑞还介绍说,去年立春以来,我省降雨偏少,小麦株高偏低,基本不用担心小麦出现倒伏情况。即便个别麦田出现倒伏情况,小麦通常也能自动恢复直立生长,所以无需对植株生长进行人工干预。另外,可适时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如磷酸二氢钾等,以促进小麦生长。同时,还要提防“涝生病,旱生虫”,密切关注倒伏麦田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时下,在我省广阔农田里,有不少专家们亲自示范如何判断土壤墒情,如何合理浇水。他们还走进农户家中,了解大家在灌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一一给出解决方案。农户们纷纷表示,有了专家的指导,他们心里更有底了。

  气象局密切监测 提供精准预报

  省气象局的工作人员这段时间也忙得不可开交。他们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通过卫星云图、气象雷达等设备,实时监测气象数据,为抗旱工作提供精准的气象预报。

  省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大风过程是由东北冷涡主导的,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平均风力大、极端性强的特点。我们会持续跟踪天气变化,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的气象保障。”

  该负责人还表示,随着冷涡系统逐渐东移,我省的大风天气将逐步减弱,但气象干旱的缓解仍需依赖有效降水或人工灌溉。通过卫星云图观察,并综合我省目前气象条件预计,本周内,我省仍缺乏有效降水,下一步,省气象局将会与农业部门保持密切沟通,根据天气情况,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增加降水量,缓解旱情。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