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黄县豆公镇:“花经济”铺就振兴路

2025-04-15 10:41:09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冯瑞苹

  四月的内黄县豆公镇,被卫河、汤河、安阳河三河环绕,在1.7万亩的沃土上,桃花与油菜花竞相绽放,织就了一幅粉金交织的春日画卷。粉若云霞的桃花簇拥枝头,与卫河畔的金色油菜花海交相辉映,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来自郑州的游客王建华感叹:“置身花海,仿佛走进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每一口呼吸都浸染着花香与诗意。”

  依托“花经济”的蓬勃势头,豆公镇将生态旅游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桃林深处,灌肠、凉粉等十余种传统小吃摊位林立,烟火气与花香交织成独特的乡村风情。来自邯郸的游客李美兰手捧一碗凉粉笑道:“赏花之余还能品尝地道美食,这样的体验让人流连忘返。”

  为应对清明假期客流高峰,该镇提前部署安全保障措施:启用无人机巡查电力线路隐患,在主干道设置智能交通引导屏,并增派工作人员疏导人流车流。“我们既要让游客尽享春光,也要确保安全无虞。”豆公镇副镇长周会芳说。

  豆公镇的“花经济”底蕴深厚。30余年桃树种植历史孕育出覆盖8个行政村、3000余农户的富民产业,现有桃树80余万株,早、中、晚熟品种20余个,年产值突破亿元,形成“春赏花、夏秋品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赏花经济绝非昙花一现。”周会芳表示,“我们正通过品种改良和技术升级延长鲜桃供应周期,同步拓展电商销售渠道,让桃树真正成为乡亲们的‘摇钱树’。”目前,豆公大桃已远销全国多个城市,3家本土电商企业年销售额超千万元。

  作为美丽宜居试点乡镇,豆公镇计划进一步整合生态资源,建设集非遗文化展示、农耕体验、生态科普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示范区。“我们的目标是以花为媒,让乡村既有‘颜值’更有‘价值’。”周会芳表示,随着新品种桃树的引进和智慧农业技术的应用,豆公镇正朝着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镇的目标稳步迈进。

  从单一赏花到全产业链发展,豆公镇的实践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这片三河滋养的土地,正以绽放的繁花为笔,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