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许丽娟
二季度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关键时期要下非常之力。4月30日,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全省奋战第二季度、确保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的系列政策措施。会上,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马健重点解读了省政府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的一揽子政策方案,表示将通过24条精准措施,统筹二、三季度政策衔接,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一季度“开门红” 成色足
今年一季度,全省GDP同比增长5.9%,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回升向好态势,增速较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分别加快1.2、0.8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快于去年同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经济运行中,呈现“四快一好”的显著特征。工业生产持续向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其中,项目建设加快推进,1037个省重点项目全面铺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4%。消费市场活力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新动能加速成长,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1%。同时,发展质效稳步提升,新设企业13万户,居民收入增长5.7%,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马健介绍,4月份,我省经济运行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1日~25日数据显示,全社会用电量增长8.1%,工业和服务业用电量分别增长2.4%和8.5%,物流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活跃度持续提升。
政策“组合拳”精准发力
为确保实现“双过半”目标,我省推出“1+7”政策体系,推出24条具体措施从五个方面精准发力。
突出强化战略牵引。在战略引领方面,我省聚焦“四高四争先”推出4个实施方案,重点推进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培育13家人工智能赋能中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突出稳定外贸外资。针对外贸外资,我省优化通关服务,支持9416家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拓展外贸出口新空间。同时,出台实施新时期推动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遴选发布首批应用场景需求清单和供给清单,在上海等地布局建设一批“投资河南”会客厅。
突出深挖内需潜力。消费,一头连着宏观经济,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在消费端,我省将通过发放“五一”消费券、推出适老化改造补贴等措施激发市场活力;投资端则通过实施“双百工程”,力争上半年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60%以上。重点推进焦济洛平高铁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更好发挥投资的关键性作用。
突出深挖内需潜力。“我省拥有超过1100万家经营主体,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新国表示,为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我省将聚焦扩单、降本、增效,推出精准直达的政策工具包,健全重点企业包保机制,实施满产增产奖补政策,支持中小企业稳根基、强实力。同时,开展“惠企中原·政在行动”政策宣讲,清理拖欠账款,优化营商环境。
突出守牢安全底线。我省将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小麦田间管理、建立金融风险防控机制等措施,确保就业稳定、粮食安全和经济平稳运行。
创新保障机制 确保政策见效
为确保政策取得实效,我省建立三项保障机制。通过“挂图作战”系统对重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利用“万人助万企”平台实现惠企政策精准推送;建立按月通报机制,对消费券核销率、项目开工率等关键指标进行跟踪评估。
马健介绍:“省发展改革委将组织督查组下沉各地市,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在6月底前落实到位。同时,持续跟踪经济运行情况,及时优化调整政策,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为‘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