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冯瑞苹
“终于盼来了高铁托运,我家12岁的老狗狗再也不用忍受长途驾车的颠簸了。”得知高铁解锁宠物托运,宠物达人张琳难掩兴奋之情。近日,铁路部门宣布在京沪高铁部分车次试点“隔离运输、人宠分开、专人看护”的高铁宠物托运服务。此举将“携宠出游”这一话题再次推入大众视野。
“宠物友好”正升温
“在我眼中,宠物已成为无可替代的‘家人’与伙伴。”张琳说,“我渴望在旅途中有宠物陪伴,共同创造美好回忆。”
市场数据印证了宠物旅游的巨大潜力。《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城镇犬猫数量突破1.2亿只,消费市场规模达3002亿元。飞猪民宿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宠物友好”相关关键词搜索量环比增长约60%;途家民宿含“宠物友好”标签的民宿预订量同比增长四成。
云南大理某民宿负责人郭富强深有感触:“去年暑假,我们推出了‘宠物友好’服务,起初担心接待宠物会影响其他客人,但每天接到的咨询电话让我们意识到,这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如今,他的民宿不仅提供宠物窝、零食包,还制定了详细的宠物行为规范。
“很多客人带着宠物来过一次后,就成了回头客。”郭富强说。
宠物博主陈悦经常带着她的约克夏犬布丁打卡郑州的宠物友好场所。“在这些地方,人和宠物都能感受到尊重和包容。”陈悦说,带宠物出行依然是个大问题,短途她选择自驾,长途只能坐飞机,并且能带宠物进客舱的航班不多。
人宠同行障碍多
尽管市场需求旺盛,“携宠出游”仍面临诸多现实难题,比如交通出行等问题。“看着狗狗被锁在狭小的笼子里几个小时,我无法安心。”宠物主人刘华对高铁托运服务心存顾虑,“新风系统是否稳定?狗狗会不会中暑?这些都让人担忧。”
大型犬主人王强更是苦不堪言:“打车时,即便选择宠物出行服务,司机看到我的金毛犬也常常拒绝搭载;坐飞机时,有氧舱的安全隐患让人提心吊胆。现在我旅行只能尽量规划自驾路线。”
住宿方面,虽然“宠物友好”民宿数量逐渐增多,但大部分酒店和民宿仍将宠物拒之门外。“很多标注宠物友好的地方,实际入住时又有各种限制。”宠物主人李娜无奈地说,“每次出行前,我都要反复打电话确认,生怕白跑一趟。”
“大部分景区都不让宠物进,我们只能选择一些公园或开放式场所。”宠物主人赵刚说,“我们理解古建景区的顾虑,但希望更多其他类型的景区对宠物开放。”
“部分养宠人素质不高,遛狗不牵绳、不清理粪便,这让社会对宠物的接纳度降低。”李娜坦言,“宠物友好氛围的形成,需要我们每个养宠人的自觉。”
解锁出游新可能
“未来,宠物旅行保险、智能定位牵引设备等衍生服务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资深导游徐经说,“文旅企业应聚焦服务标准化和体验优化,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从城镇化进程加速到家庭结构变迁,从教育普及到人口老龄化加剧,多重社会因素共同推动宠物经济崛起。”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酒店与旅游管理教研室主任燕玉霞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此趋势下,‘携宠出游’作为宠物消费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产物,不仅彰显着旅游业的蓬勃生机,更预示着其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发展前景广阔。”
燕玉霞说,目前我国宠物友好文旅产业链仍处于起步阶段,整体呈区域分化态势,长三角、成渝地区较为领先,成都约20%的酒店已完成宠物房改造。旅游城市可借鉴“宠物驿站”模式,在景区周边布局宠物托管、医疗应急网点;加快制定宠物友好场所分级标准,明确卫生防疫与责任划分等。
“之前去浙江旅游,杭州西溪湿地就推出了宠物专属游船,安排得很合理。希望有一天,带着宠物出游能像普通旅行一样便捷。”赵刚满怀期待。
从需求爆发到市场扩容,从现实困境到探索破局,宠物友好旅游的发展之路虽充满挑战,但前景可期。当人与宠物的出行需求真正得到满足,这片蓝海市场必将释放出更大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