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5月13日,在宝丰县闹店镇军营村农机手李向阳门前,扳手与零件的碰撞声此起彼伏,即将开启麦收征程的他正在收割机旁,仔细调试链条松紧度,为轴承加注润滑油。
“收麦就像打仗,机器要是‘掉链子’,耽误的可都是收成。”李向阳重点检查了传动系统、液压装置、安全防护部件等,确保自己的农机以最佳状态投入“三夏”战场。
近日,该镇组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农机合作社,对30余台收割机、200余台大中型拖拉机、秸秆捡拾机、打包机等秸秆综合利用设备进行“体检”。
今年该镇还开启了“本地+外地”协同作战模式,为夏收高峰期农机调度装上“双保险”。一方面,与山东、山西60余名机手达成跨区作业协议,5月下旬这支“外援军团”将携带设备驰援夏收;另一方面,针对镇域内南北麦熟时间跨度大的特点,早在4月底就启动农机“召回”计划,与外出机手达成“归队”约定,确保本地农机准时“参战”。
“去年我们为外地机手提供‘保姆式’服务,送清凉物资、协调住宿,还帮着解决设备故障。”该镇党委书记魏前豹说,“以心换心”的服务赢得了机手的信任,今年一通电话便敲定合作。
在检修传统农机的同时,该镇积极推动农机智能化升级。今年,多台配备卫星导航、智能测产系统的新型收割机将投入使用,可实现收割路径自动规划、产量实时统计,亩均作业效率提升30%。另外,秸秆捡拾机采用新型弹齿结构,可高效收集散落秸秆,配套的打包机升级为全自动液压系统,每小时可完成200余个秸秆包打捆,为后续秸秆饲料化、能源化利用奠定基础。 (记者 吉娜 通讯员 王腾飞 黄魏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