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智慧农业团队的教授熊淑萍和博士张志勇、韦一昊带领多名研究生,联合许昌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袁建生,依托智能化精准灌溉技术,创新构建了“星、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对许昌市建安区10万亩示范区实施全方位智能化诊断,全力保障夏粮稳产目标,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当前正值全省小麦灌浆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对小麦产量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熊淑萍团队构建的一体化监测体系,整合了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测与地面实测数据,形成多层次、全覆盖的信息采集网络,为精准灌溉提供了科学依据。
该系统通过哨兵2号卫星获取多时相高分辨率影像数据,结合先进机器学习算法,技术团队系统解析了小麦苗情与土壤墒情空间分布特征,并组织实施多光谱无人机田间巡查,实现了对缺水区域的精准定位与边界划分。基于自主研发的水分动态模型,团队生成了三级墒情精准分布图谱,科学划分了“适宜区、轻度缺水区、重度缺水区”,并针对不同区域制定了差异化灌溉方案。
这种“数据驱动+模型支撑+智能决策”的技术路径,打破了传统农业管理中经验主导的局限性,实现了从宏观监测到微观调控的全链条数字化管理。通过分区精准灌溉策略优化,预计减少无效灌溉用水30%以上,有效保障了灌浆期水分的高效利用,为小麦产量形成提供了关键保障。
此次应急技术行动不仅取得了显著成效,还形成了“分级诊断、分区施策、精准调控”的智慧农业模式,为黄淮海地区农田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了宝贵经验。项目团队表示,将持续开展灌溉后效评估与动态监测,建立完整技术闭环,并开展技术培训与成果推广,提升基层农技人员应用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记者 郭俊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