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价格低位徘徊 小“蒜”盘稳中求进

2025-05-17 00:24:44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赵国喜

  “今年的大蒜价格偏低,总的来说是符合市场规律的。”5月14日下午,在郑州市金水区宏康路上,来自杞县的蒜农看着车上的新鲜大蒜说。

  在郑州市金水区纬四路农贸市场,大蒜仍占据调味品的主流。“夏天到了,无论是凉拌小菜里提味的蒜末,还是炖肉煲汤时去腥的蒜瓣,大蒜都是必需品,特别是捞面条,大蒜汁必不可少。”市民蔡淑珍笑着告诉记者。

  在生活的调味瓶中,大蒜无疑是一位低调却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近期它却因价格偏低而备受瞩目。

  5月15日上午,在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店镇段村村南的大蒜种植田里,蒜农赵书钦正在剪去大蒜的须根。他说:“目前早熟鲜蒜的收购价是1.15元/斤到1.4元/斤之间,比去年低了20%。受大环境的影响,这个降幅属于正常范围。估计今年晚熟大蒜的价格也不会高于往年。”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蒜经纪人赵国发坦言:“现在在一些平台上,大蒜的价格等数据一清二楚,大家不愿意承担囤积的风险,更愿意薄利多销。我们用数据做买卖,蒜农应该学会用数据‘卖蒜’,让消费者透过屏幕‘闻’到蒜香,这样可以增加蒜农的收入。”

  “大蒜价格不稳定,不如种植粮食作物安心。”郑州航空港区洧川镇东街村的王水田则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国家对粮食生产很重视,各种补贴及时到位,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乡村助农电商陈亚龙说:“今年,中牟县新建六个助农直播基地,加大线上销售力度。一天直播两场,每场4个小时,可以卖4000斤到5000斤大蒜。”

  “过去,大蒜价格常陷入‘一年涨、一年跌’的周期性怪圈,蒜农凭经验跟风种植,大部分中间商因不愿意承担风险,只是代收,进一步加剧价格不稳定。地方政府可以联合电商平台培训‘新农人’,让手机成为‘新农具’,田间地头变身直播间,农民足不出户对接全国市场。”中牟县农业农村局农业生产科科长马杰分析。

  长期从事农业报道的资深媒体人杨大勇说,大蒜种植多依赖传统经验,对市场趋势的预判不足,加工环节也较为粗放,往往只是初级分拣便推向市场。如此一来,即便产量丰收,附加值也不高,只能在价格竞争的红海中挣扎。政府与社会各界正积极行动,一方面搭建农业信息平台,让蒜农们及时掌握市场动态,精准种植;另一方面推动深加工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将大蒜从厨房调料延伸至医药、保健等领域,拓宽产业路径,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