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鹤壁市淇滨区长江路街道获悉,为破解物业管理难题,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该街道以党建为引领,通过成立全市首个街道物业协会工作站、举办专家专题培训、组织物业实地观摩等多项举措,构建“政府引导、行业自治、多元共治”的物业管理新格局,推动社区治理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
作为全市首个街道级物业协会工作站,该平台整合辖区32余家物业企业、司法及社区力量,形成“1+3+N”工作机制(即1个工作站、3 股力量、N个服务网格),旨在通过行业自律、资源共享、矛盾调解,打通物业管理“最后一公里”。工作站设立行业准入、定标、培训、评比、调解五大职能模块,对物业企业服务质量进行动态评估。工作站成立以来,已协调解决小区停车难、公共设施维修等问题27件,调解物业纠纷13起。
该街道聚焦物业企业专业化水平提升,精心设计“理论+实践”培训体系。邀请鹤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场监管科专家、法律工作者开展专题讲座,课程涵盖智慧物业管理、投诉处理技巧等内容。通过“案例教学+互动答疑”模式,帮助学员掌握实用技能。某物业企业负责人说:“专家讲解的‘五步调解法’,让我们在处理业主投诉时更有章法,近期投诉处理效率提升了25%。”
在强化理论学习的同时,该街道组织物业企业相互观摩学习。学员们走进淇水花园智慧小区,学习怎样在线购物;参观淇水花园天眼系统,如前台、主大门岗、监控中心等全方位进行监控等数字化管理经验;走进龙门中央花园,学习龙门中央花园红色物业管理优秀管理模式。
该街道以物业协会工作站为枢纽,构建“社区党委+物业协会+业委会+居民代表”四方联动机制,通过“红色议事厅”“物业开放日”等平台,定期收集居民诉求,协商解决小区治理难题,让居民从“旁观者”变身“参与者”。
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长江路街道物业管理水平实现质的飞跃。今年第一季度,辖区物业满意度较去年同期提升12.5%。居民李女士感慨道:“现在小区绿化有人管、垃圾有人清,有问题在微信群里向物业反映,很快就有人回应,住得越来越舒心。”
该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化物业协会工作站功能,以“小物业”撬动“大民生”,通过制度创新、能力提升、智慧赋能,走出一条党建引领、多方协同、科技支撑的物业管理新路径。 (记者 曹永飞 通讯员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