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评论员 张百强
“创业补贴8万(元)到手”“专业团队指导”“一站式领取”……一段时间以来,部分中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大量代办广告,宣称可以帮助申领大学生创业补贴。然而,在中介的操作下,一些人非但没领到补贴,反而陷入纠纷之中。日前,一则关于代办领创业补贴的新闻报道撕开了一种新型欺诈的“面具”,望之让人脊背生寒。
调查发现,一些中介打着代办“大学生创业补贴”的旗号,诓骗初入社会的年轻人,表示“这类补贴相当于‘钱从天降’,很多人不了解,错失了领取机会”,更谎称交由他们办理“通过率接近100%”。可当受害人将数万元委托费交出后,中介则以各种理由搪塞,并拒绝退款。这是典型的欺诈行为,整个过程中,所谓中介所说的唯一真话便是“大学生创业可以申领补贴”这件事儿了。
如今,我国不断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从资金扶持、税费减免、创业培训与指导、创业基地与孵化器建设等方面发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实施,降低了大学生创业的门槛和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创新创业文化建设,营造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在一切向好发展的大形势下,大学生创业补贴代办中介的出现,犹如一盆凉水,不仅浇灭了不少年轻人的创业梦,更损害了公众对于政府发展民营经济、鼓励创业的公信力。这一现象既侵害了创业者的权益、伤了人心,也毁了来之不易的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其实,对于大学生创业补贴的申领,个别地区要求自主申报,且禁止中介机构虚假包装和代报行为。如按照各项要求准备好相关材料,补贴申请并不难。为何还有众多创业者成为代办中介的“收割”对象呢?对相关政策的不了解,让不法分子钻了信息差的空子。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大创业支持政策宣传力度,广泛提高政策知晓度,并畅通咨询、维权渠道,让创业者能够深入了解政策。同时,还应加强对社交平台的监管,特别是广告的发布应严格审查,对存在违法行为的予以重罚。创业者也要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积极主动地了解相关政策,不抱侥幸心理,不弄虚作假,避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