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马泓磊
7月11日,位于平顶山市湛河区的平顶山市海平电气有限责任公司厂房内,新产线布局已规划就绪。“通过区政府牵线搭桥,我们投入1000万元与平顶山技师学院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实行‘招工即招生’模式,学生课堂学理论、产线练实操,毕业即可上岗。”该公司总经理陈岳说。
这是湛河区深化校企合作、加速产教融合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区立足高校资源与产业基础,着力打通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堵点,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依托“同心出彩·政企携行”等活动,该区构建高校、企业、政府部门间的多层次对接平台,促进政校企信息高效流通。
“以往找技术如大海捞针,现在有了‘精准导航’。”河南中天高科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博坦言,“湛河区搭建的平台让我们与河南城建学院牵手,合作了化工高盐废水处理、智能水质检测等项目,效率倍增。”
平顶山市浩顺消防设施工程有限公司同样受益于校企合作,其与平顶山学院合作开发的智能安消平台,融合物联网与AI技术,实现了安全生产全流程监控。
同时,湛河区工商联及所属商会积极扮演“企业代言人”角色,通过深入调研,精准梳理企业科研、人才等需求50余项。该区商会不仅精准推送政策,而且让企业的诉求直达决策层。今年年初召开的湛河区两会上,企业家代表委员提出的建议提案有22件被采纳,真正做到了“有呼必应”。
河南海睿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对此深有感触:“区工商联和商会帮我们精准对接高校资源,现在公司可直接链接河南城建学院400余名博士组成的高端人才库,研发周期大幅缩短,预期成本降低了70%。”
此外,该区以“同心出彩·民营经济十大行动”为抓手,持续优化创新服务生态。区工商联协同检察、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司法等部门,提供政策、项目申报、知识产权保护等专业服务,两起知识产权保护案件分别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及行业“十佳案例”。
该区还联合金融机构推出“科创贷”“专精特新贷”等30余项特色金融产品,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在产学研合作及成果转化中的融资难题。
政校企协同,“三链”深度融合,正成为驱动湛河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去年以来,全区新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4家,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5家,专利有效发明总量达到121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