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正文
单日暴涨超190%!都是因为它?
时间: 2023年09月27日08:16         

  近期,在债市整体遭遇回调的情况下,债基大额赎回的现象持续上演。

  兴合锦安利率债在成立不足半个月的时间,其A份额、C份额就出现了181.44%、192.95%的单日超高涨幅,或因遭遇大额赎回。

  根据数据统计,截至9月26日,近半个月以来遭遇大额赎回的债基数量达十余只,并且在这些债基中,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较高的特征较为突出。

  对于债基扎堆出现大额赎回的现象,业内人士分析,一方面,可能与8月末以来债市震荡调整、债基收益率持续走低有关;另一方面,银行自营的“止盈”诉求导致基金赎回或是其中的重要推动因素。

  债基单日暴涨192.95%

  兴合基金官网显示,今年9月13日成立的兴合锦安利率债,成立不足半个月的时间,9月25日该基金A份额、C份额就出现了181.44%、192.95%的单日超高涨幅。

  根据兴合锦安利率债的成立公告,该基金募集规模为2.18亿元,募集有效认购总户数仅有254户。结合过往的类似情况看,债基单日暴涨或因遭遇大额赎回等情况。

  无独有偶,9月26日,中银基金发布公告称,中银弘享债券B类份额发生大额赎回,为确保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不因份额净值的小数点保留精度受到重大影响,中银基金决定自9月25日起提高该基金B类份额净值精度至小数点后六位,小数点后第七位四舍五入。

  根据资料,中银弘享债券的B类份额为今年8月2日刚刚增设成立的份额。截至二季度末,中银弘享债券的规模为19.16亿元,其中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高达99.89%。

  近半个月以来,在因遭遇大额赎回而宣布提高基金份额净值精度的十余只债基中,此类情况频频上演。

  例如,银华华茂定期开放债券的D类份额于今年9月5日刚刚增设成立,9月19日该基金D类份额就遭遇了大额赎回;中银中债1-3年期国开行债券指数于8月22日起增设B类份额,随后9月13日,该基金B类份额也发生了大额赎回;大成景信债券、中银证券安澈债券同为今年8月成立的新产品,在成立后一个月左右,纷纷遭遇大额赎回。

  此外,在近期遭遇大额赎回的债基产品中,机构投资者占比较高的特征较为突出,截至二季度末,中银弘享债券、浦银安盛普益、东兴兴源债券、财通资管双安债券、红塔红土瑞鑫纯债债券等债基的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总份额的比重均达90%以上。

  止盈需求加大赎回压力

  结合近期债市表现来看,盈米基金蜂鸟研究员谭瑶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认为,8月末以来宽信用政策预期、汇率贬值压力、理财赎回基金等负面扰动增加导致债市调整加剧,公募基金遭遇一定赎回压力。

  “今年年初以来,在基本面复苏斜率放缓和资金面宽松的背景下,债牛行情确定,多数债基表现优异。进入9月后,在宽信用政策预期、债券供给放量、汇率贬值压力等因素扰动下,部分机构止盈盘提前锁定收益,放大了债基赎回对市场的波动。”某第三方机构固收分析师张伟(化名)向记者表示。

  随着中秋和国庆双节临近,张伟表示,由于节前资金面仍然偏紧,机构持券过节存在风险,考虑到假期期间的新增信息可能对市场存在扰动,通常机构可能会在节前降低杠杆,赎回部分债基。

  另外,从投资者结构角度分析,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吴粤宁介绍,在债基主要的投资者中,银行理财更注重短期收益和流动性,以满足客户随时可赎回的需求,理财产品往往在季末前会出现一定的赎回,在跨季后再度回流,这种行为也会传导至债基的负债端,一些以银行理财为主要持有人的债基规模波动性较大,并呈现一定的季节性特征。

  对此,谭瑶向记者表示,近期股份行和农商行买入规模大幅下降,银行自营的“止盈”诉求导致的基金赎回或是重要推动因素。

  关注四季度机构行为

  近期,债基扎堆赎回也引发了市场对于2022年11月“负反馈”赎回潮重演的担忧。在谭瑶看来,本轮“宽信用”政策力度对市场风险偏好的提振或不及去年末,从国债收益率调整的速度和幅度来看均不及2022年11月的赎回潮,市场对政策刺激的反馈出现一定滞后性。

  沪上某公募机构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今年四季度债市出现负反馈的可能性很小。一方面,央行方面或有所防范;另一方面,理财端在加大较长持有期产品的发行力度,压缩较短持有期产品的空间,而流动性压力一旦减小,负反馈形成的可能性就会下降。

  “不同于2022年11月的理财赎回潮,目前理财产品的资产负债结构已有所优化,理财产品净值的回撤整体可控,产品破净率处于低位。并且在学习效应下,理财对市场节奏的把控增强,并推出摊余成本法和混合估值法理财产品,整体抗风险能力提升。” 张伟补充说到。

  另外从资金面来看,张伟分析,虽然跨季资金面仍然偏紧,但9月央行超预期降准和大额逆回购操作,叠加国务院例行吹风会强调“货币政策应对超预期挑战和变化仍然有充足的政策空间”,跨季后资金面宽松预期边际改善,预计机构平稳跨季,资金压力在跨季后得到缓解。

  四季度即将到来,谭瑶提示,四季度是各类政策信号的密集释放期,市场对次年政策的关注度和预期也会上升,四季度机构行为会受年末止盈压力和跨年配置需求的交织影响,基金久期下降,分歧度持续上升。

  “目前,基本面阶段性触底已经是市场共识,但对于弹性和持续性仍有分歧。机构行为可能是四季度的风险源,理财赎回风险还未完全解除,机构配置压力没有上半年强,止盈心态或更明显,需警惕机构行为和基本面等共振的风险。” 谭瑶表示。(中国证券报)

编辑:吴若淇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