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正文
“李鬼”频频冒充机构实施诈骗 多家公募火速打假
时间: 2023年10月12日08:38         

  10月11日,泓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泓德基金”)发布公告称,近期泓德基金发现有不法分子冒用“泓德”“泓德合办”及其工作人员名义,通过诱导投资者点击来源不明链接及下载手机客户端(App)等出售产品,进行非法集资诈骗活动,骗取投资者钱财。对于这一“李鬼”现象,泓德基金提醒投资者对非法活动要保持警惕,维护好自身权益。

  记者梳理了解到,包括恒越基金、前海开源基金、九泰基金、格林基金、华泰柏瑞基金、长盛基金、合熙智远基金、北京京管泰富基金等在内的至少10家基金公司,在今年下半年均发布过发现不法分子冒用其公司及工作人员名义,进行非法活动的风险提示。

  为了提醒投资者维护自身权益,嘉实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等多家头部基金公司还在官方平台进行投资者教育宣传,提醒投资者警惕公募“李鬼”现象。

  据了解,假冒基金公司诈骗的手法可谓“花样百出”。记者了解到,常用手法包括冒用基金公司名称、App、以及工作人员照片姓名,通过网站、QQ群等渠道从事虚假宣传、非法集资、培训退费等,骗取投资者钱财,又或通过自媒体平台等散布虚假信息非法牟利。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主要有三种假冒形式:一是假冒基金公司客服热线,待投资者拨打后套取其身份证号码、银行卡账户及密码等信息实施诈骗;二是假冒基金公司网站、App,编造高回报的投资信息,诱骗投资者充值、转账;三是假冒基金公司知名基金经理或其他员工,开立社交账号、发表市场观点,诱导投资者加入所谓“投资群”后实施诈骗。

  北京地区一公募基金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称:“基金公司不会向投资者承诺高额回报,凡是鼓吹有高额回报且只赚不亏的投资均为骗局。投资者不要轻易加入理财群或者炒股群,下载安装投资App要防范风险,谨慎对待网络投资。”

  此外,还有以网络刷单、网络赌博、基金清算等为由头进行诈骗的情况,但实际上,基金公司并无相关刷单返现业务,更没有任何网络赌博相关业务。

  “投资人需提高防骗意识,陌生网络链接不乱点,如果遇到类似问题,投资者可以第一时间致电相关基金公司客服电话,基金公司会帮助投资者辨别真伪。”上述公募基金人士进一步表示。(证券日报)

编辑:吴若淇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