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正文
上市券商回购动作频频 三季度业绩有望继续改善
时间: 2023年10月19日08:28         

  10月18日,深证50指数正式发布。同日,易方达基金、富国基金火速申报深证50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证监会官网显示,10月18日,易方达基金、富国基金上报的深证50ETF申请材料已接收。这意味着首批2只深证50ETF即将出炉。

  汇聚行业标杆龙头

  定位创新成长型宽基

  深证50指数聚集了50家深市市值规模大、行业代表性强、公司治理良好的上市公司。从指数编制方案来看,在剔除成交金额、自由流通市值选样、自由流通市值加权的基础上,深证50指数还采用了3个更具“特色”的编制因子。

  一是剔除了ESG得分较低的股票。目前,在主流宽基的编制方案中较少纳入ESG理念的考量,一定程度上可以剔除具有潜在风险的公司。

  二是选取不同行业“深市”特色的优质企业。具体来看,根据国证三级行业分类选取A股市场自由流通市值排名前3的深市股票,筛选出的标的主要聚焦于各细分行业龙头,充分体现出新兴化和市场化的“深市”特色。例如,此前的锂电池,即使行业占比较小,但随着行业扩张,亦可以实现盈利增长。

  三是“公司治理”为最终选样指标。实际上,该指标并非判断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传统指标,通过研究发现,某些优质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采用更为科学客观的管理机制,以此实现公司迅速增长。因此,公司治理能力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公司内生驱动力,治理能力强的公司往往具备更强的长期竞争力。

  “整体而言,深证50指数聚焦于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核心资产行业,长期增长动能更为明显,可以定位其为创新成长型宽基。”富国基金量化投资部苏华清对记者表示。

  “深证50指数兼具Beta(与市场表现相关的市场收益)与Alpha(相对于市场的超额收益)的收益潜力。”苏华清表示,从历史表现看,指数有着更好的年化收益表现,中长期风险收益性价比更高;从长期增长潜力来看,汇集了一批具有鲜明“深市”特色的新核心资产,更符合产业升级转型的方向,且更具备高成长性。

  聚焦核心资产行业

  长期收益表现优异

  深证50指数产品一键配置深市核心行业龙头,满足投资者对我国创新成长大盘的配置需求,具有较好的长期投资价值。

  一方面,深证50指数长期收益业绩优异,更好分享我国经济发展红利。作为宽基产品,深证50指数具有较高的长期年化收益率。据业内人士测算,从2002年底至2023年9月底,深证50指数的年化收益率约10%,高于境内其他主要宽基指数。该年化收益率也是主要宽基指数中与我国同期GDP年化增速最为接近的,说明深证50指数能更好地为投资者分享我国长期经济发展红利。

  另一方面,从指数的长期投资价值来看,深证50指数聚焦于消费、医药、科技等核心资产行业,汇聚新经济行业龙头,产业转型动力持续赋能。

  从行业分布来看,深证50指数主要集中在电力设备、食品饮料、电子、家电、医药、计算机、汽车等板块,相比于市场中已有的核心宽基指数,深证50指数对家电、计算机、汽车等行业的配置比例更高,对于金融、周期、公用事业等板块的配置比例相对低。总体来看,深证50指数聚焦于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核心资产行业,长期增长动能更为明显。

  苏华清认为,深证50指数前十大成分股为A股市场十个不同行业的龙头公司,在行业分布上极为分散,且近5年、10年的股价表现优异,配置价值突出。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经济行业龙头上市公司已成为我国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成果的重要体现。参考成熟市场经验,我国新经济行业的集中度还显著低于欧美成熟经济体,未来新经济龙头公司的份额有望不断提升,为创造长期收益提供重要内在驱动力。

  此外,深证50指数基本面表现突出,奠定坚实的内在价值。从指数成份股的基本面表现来看,深证50指数兼具较高的盈利质量与业绩增速,成长性良好。指数成份股平均ROE约20%,最近3年归母净利润平均增速约64%,盈利及成长指标均在宽基产品中相对领先。(证券日报)

编辑:吴若淇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