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正文
最新调仓动向曝光!社保基金、外资、知名基金经理都出手了
时间: 2023年11月06日08:22         

  11月2日-3日,多家上市公司披露最新前十大股东信息,梳理相关数据发现,三季度末以来,全国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外资机构,以及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开展了最新调仓举动。

  社保基金频出手

  在现阶段市场环境下,社保基金、养老保险基金等资金的动向颇受关注。有关数据显示,三季度末以来,这些类别资金出手频频,在仅约一个月时间里,增持多只个股,并一举进入部分个股前十大股东列表。

  仅以近两日披露了最新前十大股东信息的上市公司为例,已有海大集团、格力电器、西麦食品、博实股份等多家公司获得相关资金的布局。

  10月1日至31日期间,全国社保基金104组合增持海大集团102.66万股,累计持有股份1147.71万股,为公司第六大股东,期末持有市值超5亿元;截至10月30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五零一二组合成为格力电器新晋前十大流通股东,持有流通股份2246.56万股;截至10月27日,全国社保基金111组合以持有108.36万股新晋西麦食品前十大股东;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产品继三季度新晋博实股份前十大股东后,又在10月份里增持博实股份110.85万股。

  外资最新调仓动向出炉

  值得注意的是,外资也在过去一个多月时间里开展了较多调仓举动。其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简称:香港中央结算)身影较为多见。

  数据显示,截至11月1日,香港中央结算成为华宝新能新晋前十大股东,以持股57.47万股位居第九位,较三季度末增持超16万股;截至10月31日,成为劲仔食品新晋前十大股东,以持股805.88万股位居第七位。10月份增持海大集团809.56万股,占总股本的6.86%,继续位居第二大股东;截至10月27日,较三季度末增持双环传动691.74万股,一举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有股份占比为7.14%;截至10月26日,在不到15个交易日里增持歌尔股份3992.30万股,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国庆假期后歌尔股份的上涨表现。

  在新晋前十大股东和增持股份的同时,香港中央结算也采取了一些减持操作。例如,从三季度末晨光生物的第四大股东到11月1日已退出前十大股东。三季度末时,香港中央结算持有晨光生物股份达到1368.38万股,而11月1日第十大股东持股数为700万股,这意味着香港中央结算在过去约一个月时间里减持晨光生物超660万股。与三季度末相比,截至10月27日,香港中央结算也减持了伟星新材1148.17万股,不过依然位居第三大股东。

  此外,瑞士联合银行集团、摩根士丹利国际股份有限公司、Abu Dhabi Investment Authority(阿联酋阿布扎比投资局)等外资机构调仓举动也在近两日披露的上市公司公告中浮现。三家机构采取的调仓动作分别为减持隆利科技3030股、增持永利股份22.2万股、增持海大集团48.48万股。

  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现身

  在上述多家上市公司公布的最新前十大股东中,也不乏知名基金经理的身影。

  以格力电器为例,知名基金经理刘旭管理的大成高新技术产业股票成为新晋前十大股东,截至10月30日,较三季度末增持格力电器约110.21万股,位居第十位。另外,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也在同一时间段内增持格力电器131.39万股,为公司第八大股东。

  在香港中央结算一举成为第一大股东的双环传动前十大股东列表中,知名基金经理杨锐文管理的景顺长城新能源产业股票亦赫然在列,以持股1389.11万股成为双环传动新晋前十大股东,位居第七位,持有股份占总股本的比例为1.63%。

  知名基金经理韩威俊对劲仔食品采取了减仓操作。截至10月31日,其管理的交银施罗德内需增长一年持有期混合、交银施罗德品质增长一年持有期混合、交银施罗德消费新驱动股票等三只产品合计减持劲仔食品142.48万股,依然占据前十大股东列表的三个席位。对比三季度末持股情况来看,此次减持或是为了将持股比例降低至举牌线以下,三季度末,三只基金合计持有劲仔食品股份比例达5.16%。减持后,这一比例降低至4.84%。

  此外,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旗下一只基金也现身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列表。数据显示,截至10月27日,雷军旗下的湖北小米长江产业投资基金以持有579.92万股跻身思特威新晋前十大流通股东,位居第十位,三季度末的第十大股东Gopeak Capital Limited则退出列表。在限售股解禁的影响下,华芯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一举成为思特威第一大流通股东。(中国证券报)

编辑:吴若淇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