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正文
向“绿”而生!中国绿色建筑加速“拔地而起”
时间: 2023年12月04日09:45         

  外墙没有空调外机、屋顶不设冷却塔……冬日时节,走进南京市江北新区市民中心,一股暖流涌上全身,这得益于当地建筑统一采用的“保暖神器”——“江水空调”。

  “这是江水源热泵供能系统,利用流量大、冬暖夏凉的江水作为冷热源,可为近12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提供集中供能服务,每年可减少碳排放14万吨,节省空调用能1.4亿千瓦时,相当于南京5.6万户城市家庭的全年用电。”国网南京市江北新区供电公司总经理谭瑾说。

这是采用“江水空调”的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市民中心大楼(2023年12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在谭瑾看来,采用“江水空调”是当地绿色建筑发展提质增效的重要体现。数据显示,近年来南京新增绿色建筑面积超5300万平方米,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约2000万平方米,成功创建国家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

  建筑业是中国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2022中国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建筑碳排放量为50.8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比重为50.9%。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徐伟表示,发展绿色建筑是实现建筑业碳减排的有力举措,也是未来城乡建设实现碳中和的必由之路。

  恒温恒湿的低能耗建筑、装配化率超九成的装配式建筑、实现“余电上网”的零碳建筑……绿色建筑正在中国各地“拔地而起”。

  《“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指出,到2025年,全国要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3.5亿平方米以上,建设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0.5亿平方米以上。

  在南京街头,一幢“会呼吸”的建筑引人注目。以木为骨、光伏为顶,这是江苏目前最大的装配式零碳建筑。

  “该建筑屋顶数百块光伏板年发电量约27万千瓦时,楼内所有照明、空调等用电需求都可消纳清洁能源,还能储存富余光伏电能供周边街区使用。”国网南京供电公司高压客户经理梁龙说。

  江苏无锡全面执行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今年上半年新增绿色建筑面积680万平方米,减少碳排放超22万吨。苏州高铁新城打造“城乡建设碳达峰碳中和先导区”,在2.25平方公里范围内重点开发绿色建筑项目。目前江苏已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超10.7亿平方米,规模居全国前列。

这是在江苏省南京市拍摄的江水源热泵供能系统内部管道(2023年12月1日摄)。新华社发

  北京将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完成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3000万平方米;上海发布相关实施意见,要求新建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和工业厂房使用一种或多种可再生能源;广东提出到2025年,全省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30%以上……

  “随着城乡建设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持续增加,推进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必须主动行动。”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副会长倪江波表示,一方面需要降低建筑用能总量,另一方面提升建筑电气化率,高比例使用可再生能源,实现建筑运行能耗净零排放。

  江苏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员会主委周岚表示,中国传统建筑理念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绿色建筑也应积极汲取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绿色思维,并与当代城乡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及新型材料,推动绿色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新华社)

编辑:吴若淇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