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正文
政策面、基本面、资金面共振 资本市场获有力支撑
时间: 2023年12月11日08:45         

  继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后,监管部门在投资端、交易端、融资端综合施策,发力活跃资本市场。这些政策的落地更好健全市场基础功能、持续优化市场生态,也不断引入增量资金。未来,随着中国经济延续企稳回升态势以及政策持续发力,资本市场有望与经济修复共振。

  活跃资本市场重磅举措持续落地

  今年7月以来,资本市场改革举措密集发布:

  8月27日,活跃资本市场政策密集落地,中国证监会阶段性收紧IPO节奏,引导上市公司合理确定再融资规模,要求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应投向主营业务,严限多元化投资;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证券交易印花税减半征收;证券交易所调降融资保证金比例,支持适度融资需求。

  9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下调风险因子,为增量险资入市进一步打开空间;同月,沪深交易所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

  12月,公募基金行业第二阶段费率改革工作正式启动。证监会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管理的规定》,进一步优化交易佣金分配制度。

  以2022年数据测算,《规定》实施后,公募基金股票交易佣金总额将由188.68亿元下降至126.36亿元,降幅为33.03%,每年为投资者节省62.32亿元的投资成本。

  投资端改革已成为当前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

  上海证券报记者获悉,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政策框架初步形成了“1+N+X”的体系,其核心举措之一就是制定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行动方案。下一步,证监会将全面推进投资端改革,进一步扩大中长期资金来源、提高权益资产投资实际比例、落实长周期考核机制,并着力优化市场机制环境。

  中国经济延续企稳回升态势

  长期向好的经济基本面是维持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基础。今年以来,稳经济措施持续出台,多方合力提振资本市场信心。展望明年,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也为资本市场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3年初以来,中国经济顶住了来自国外的风险挑战和国内多重因素交织叠加带来的下行压力,前三季度GDP增长5.2%。随着前期出台的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国内需求持续恢复,企业效益改善,市场信心逐步修复。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8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4年经济工作,明确提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调“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一系列重要部署传递出2024年经济工作新动向。

  展望2024年,在政策发力和改革加力共同作用下,专家认为,中国经济将延续企稳回升态势。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表示,2024年,美国利率、美元见顶回落,人民币企稳回升,外部金融环境改善。中国经济动能进一步转换,补库存和利润回升是积极变化,全年有望实现5%左右的GDP增速。稳增长动力提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更加积极。A股面临的基本面、政策面环境边际改善,可以更加乐观。

  增持回购助力市场信心回稳

  各方积极因素累积下,市场资金面也正在好转。一方面,中央汇金、险资、社保基金等逆势加仓,股票ETF基金成为资金流入的新渠道;另一方面,产业资本减持规模和预案大幅减少,股票增持与回购增加,外资也从前期持续净卖出的状态开始逐渐回流。

  8月份以来,上市公司密集发布回购预案,回购金额持续增加。仅12月10日,就有超30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增持或回购公告,传递市场信心。

  中国银河研究院策略分析师杨超认为,上市公司适时进行股票回购:一是彰显了上市公司对于经济复苏的信心,具备短期“护盘”作用。二是有利于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公司财务和战略目标的实现,增强股东对公司的控制力。作为市值管理行为,回购股票能稳定或提升股价,保护公司实际价值,利于企业长期健康发展。

  央企也持续发挥市场“稳定器”作用。无论是10月中央汇金公司买入ETF,还是12月国新投资增持ETF,都体现了央企对中国经济发展、对A股市场长期投资价值的坚定看好和支持。

  中金公司认为,今年以来ETF交易活跃度有所提升,是市场增量资金的重要组成。近期汇金、国新投资增持ETF,更是为市场注入流动性并提振信心。(上海证券报)

编辑:吴若淇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