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正文
国家发展改革委谈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时间: 2023年12月29日09:38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扩大有效益的投资”“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会议重要部署如何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

  确保投资形成高质量供给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国家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司长罗国三介绍,要合理把握投资方向,科学开展项目决策,确保投资形成高质量供给。同时,聚焦高质量,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强用地、环评、用能等要素保障,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重点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围绕强基础、增动能、惠民生、促消费,加快推进重点领域项目建设。有力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实施。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节能降碳等技术改造。推进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改造,加快推进房地产“三大工程”建设。增加教育、医疗、“一老一小”等领域优质供给。

  用好增发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府投资,有效发挥带动放大效应。保持合理的政府投资力度,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着力提高投资效益。推动增发国债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加快灾后恢复重建,系统化提升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进一步加快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下达和执行进度,强化项目全过程监管。优化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范围,合理发挥撬动作用。

  聚焦强化服务保障,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持续做好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工作,促进更多项目落地。抓紧建立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加强项目融资支持和用地等要素保障。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最大程度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建设运营。积极稳妥推动基础设施REITs健康发展,促进盘活存量资产、形成投资良性循环。

  营造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

  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魏东介绍,要进一步发挥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的作用,做好三方面工作:

  抓落实,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着力构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获得市场准入,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共同发展。

  优氛围,从政策和舆论上营造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打造一批关键行业民营科技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全球范围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等重大战略部署。

  解难题,从个案和整体上协调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坚持以钉钉子精神以点带面地为民营企业解决具体问题,形成解决一类问题、受益一批企业、助力一个行业的系统效果。研究编制民营经济发展指数,加强民营经济发展形势监测和分析研判。

  开展更大力度吸引外资行动

  2023年,我国利用外资取得积极成效。国家发展改革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司司长郑持平披露了一组数据:前六批标志性国家重大外资项目完成投资730亿美元、22个项目实现全部或部分投产,新推出第七批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计划投资额超过150亿美元。在全球跨国投资低迷背景下,1至11月,我国外商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保持历史高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重要部署。郑持平介绍,2024年将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扎实推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聚焦投资、贸易、金融、创新等重点领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主动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继续推动深化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实施高水平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

  二是提升外资质量,稳住外资基本盘。推动出台实施更大力度吸引外资的一揽子政策措施,针对性解决当前外商来华投资面临的堵点难点问题。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持续推进服务业领域扩大开放。推动落实外资企业在政府采购、招投标、标准制定等方面平等待遇。同时,完善企业中长期外债分类管理,引导各类外债资金着力支持先进制造、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产业发展。

  三是推进高水平“走出去”,提升参与国际循环的能力。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落实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着力打造优质标志性工程和推动“小而美”项目,深入开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国际产能与投资合作、第三方市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新华社)

编辑:吴若淇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