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李媛媛 报道
1月3日,2024年河南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23年,全省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超1500亿元,在全省基础设施投资总额中占比稳居高位,有力拉动了全省经济企稳回升,交通强省建设站上了更高历史起点。
具体到2024年河南省交通运输工作,本次会议也提出主要预期目标,包括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1400亿元以上,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持续完善,港口吞吐量达到6000万吨以上,水运货运量同比增长6%,开工建设周口港中心港区小集作业区;通车高速公路643公里,力争打造智慧高速1000公里,新改建干线公路600公里、农村公路5000公里以上;多式联运货运量同比增长15%;邮政寄递业务量持续快速增长;全省交通物流平安顺畅,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把今年作为全省交通运输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全方位、多层次、一体化推进,加快交通运输体系立体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枢纽经济先行区、国内领先的交通强国先行区。
聚焦强枢纽、畅通道、育产业,我省将项目化推进实施内河航运“11246”工程,构建从西北内陆到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的中原出海新通道。全年计划投资200亿元,将周口港中心港区小集作业区打造成为具有一流港航基础设施、一流航运技术装备的现代化内河港口;“一纵三横”骨干航道按照三级航道、二级船闸的规划标准建设,加快建设沙颍河周口段、淮河固始段、淮河息县段等“两河两港”项目,开工建设沙颍河漯河港至周口段、淮河淮滨段、唐河马店至社旗段航道工程,建成小浪底库区港航工程。
同时,将有序推进周口港、信阳港等港口铁路专用线建设,推动公转水、铁转水、水转水有效联通;大力发展临港经济,支持周口、信阳、平顶山等地培育千亿级临港产业集群,提升港产城融合发展水平;围绕枢纽经济和港产城融合发展,高标准制定全省内河航运一体化建设实施意见,高质量编制周口、信阳、漯河等港口总体规划,实现层次分明、分工合理、有机融合,形成与全省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内河航运规划体系。
2024年,我省还将持续推进高速公路“13445工程”,确保安罗高速公路罗山至豫鄂省界段等11个项目建成通车,建成通车高速公路643公里,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超8900公里;消除堵点断点、完善路网功能,有序推进10个高速公路内通外联项目;实施智慧高速公路建设三年行动,加快既有高速公路智慧化升级,打造一批智慧服务区、收费站,推动高速公路与光伏等新能源融合发展,提升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编辑:吴若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