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正文
美联储给降息预期泼冷水
时间: 2024年02月02日08:19         

图为1月17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附近拍摄的雪人。 (新华社发)

当地时间1月31日,美联储在结束今年首次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5.25%至5.5%之间不变。美联储选择“按兵不动”,或许是为了管控市场预期,近期公布的主要经济数据也增加了美联储与市场周旋的底气。不过,对于其他经济体而言,仍然要警惕美国经济衰退和金融风险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当地时间1月31日,美联储在结束今年首次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5.25%至5.5%之间不变,符合市场预期。这是自2023年9月议息会议以来,美联储连续第4次暂停加息。外界普遍认为美联储即将敞开降息大门,但最新公布的议息声明,让市场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

此次议息声明删除了未来可能加息的措辞,显示出美联储政策立场已有所转变。不过,在何时降息和减缓缩表的问题上,该声明却是只字未提,这也暗示了美联储的态度,即短期内不会降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决定降息之前,美联储还需要看到更多证据来证明通胀在持续下降。目前来看,“不太可能”在今年3月就启动降息。

鲍威尔的这番表态,给美股市场“泼了一盆冷水”。受此影响,美股三大指数大幅跳水,道指盘中最大跌幅达449点,纳指跌幅最大,盘中一度大跌2.27%,截至当天收盘,标普500指数下跌1.61%,道指下跌0.82%,纳指大跌2.23%。

近期,投资者和分析师一直加大对美国降息的押注。高盛预测,美联储今年将降息4次。事实上,如果仅从通胀走势来看,美联储已接近达到降息条件。数据显示,2023年12月,美国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涨幅已下降至2.6%,与2022年12月同期5.8%的涨幅相比下降明显,且速度超出市场预期,而核心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涨幅更是下跌至1.9%,已符合美联储的通胀目标区间。

美联储选择不过早降息,或许是为了管控市场预期。如果美联储在接下来的3月份会议上松口,市场很容易就能预判其后续操作,导致美联储引导市场预期难度加大。其实,自2023年12月鲍威尔明确表态启动降息讨论以来,降息预期的不断发酵已经令金融条件转松,市场情绪也得到了一定的“满足”。此时再释放“鸽派”信号,反而不利于平衡双向风险,即紧缩过度和紧缩不足的风险。

近期公布的主要经济数据也增加了美联储与市场周旋的底气。美国商务部最新公布的首次预估数据显示,2023年四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增长3.3%,高于市场预期。2023年全年,美国经济增长2.5%,高于2022年1.9%的增速。超预期的数据,给美联储政策转向带来了更多选择余地和空间。

不过,美国经济却难掩压力。

从增长结构看,除了个人消费支出和政府支出,许多重要经济指标走势与增长背道而驰。美国供应管理学会数据显示,美国服务业在2023年底增长接近停滞,12月服务业景气指数为50.6;到2023年12月,美国供应管理学会(ISM)制造业指数连续第14个月处于萎缩区间;美国主要银行2023年四季度盈利情况恶化。

从现实来看,美国民众对经济的实际感受和数据存在“温差”。通胀带给美国民众的“痛感”远未消除,美国中低收入阶层民众仍承受着沉重的经济负担,社会贫富分化持续扩大。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日前发布的“全美经济调查”显示,66%的受调查者对美国当前经济状况和前景持消极态度,是这项调查开展17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美联储仍可以继续维持高利率,但其风险也在加速累积。近日美国地区银行再爆风险。当地时间1月31日美股盘前,纽约社区银行公布2023年四季度亏损2.6亿美元,每股亏损0.36美元,较一年前同期的每股收益0.27美元由盈转亏。消息一经公布,纽约社区银行股价当天暴跌37.67%,并引发了地区银行板块重挫。美国地区银行指数KBW收跌6%,是2023年3月13日硅谷银行风波之后的最大单日跌幅。有分析认为,这可能是美国2024年出现更多金融震荡的先兆。

从历史经验看,美联储降息周期和经济衰退往往相伴发生,特别是短时间内大幅提升利率后的降息,无一例外都出现了衰退。联合国发布的2024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认为,2024年美国经济将增长1.4%,比2023年的预计值2.5%低1.1个百分点。巴克莱银行预测2024年美国经济将出现温和衰退。在对美国经济不甚乐观的预估中,需要提醒的是,对于其他经济体而言,仍然要警惕美国经济衰退和金融风险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经济日报)

编辑:吴若淇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