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史新旗 通讯员 崔长云 马赛
淇县税务局以党建引领为主线,以高村税务分局作为乡村特色基层分局建设试点,推出“一室一厅三建五联七网格”工作法,坚持党建引领,以优化服务为抓手,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成就“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新“枫”尚。
坚持党建引领,推动税企联心
一直以来,该局积极探索党建与主责主业工作的结合方式,坚持以党建引领全局工作的开展,汲取枫桥经验,紧紧围绕“党建+”创建工作思路,推进党建和法治工作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形成“情系百姓、构建和谐、化解民忧”的创建工作氛围。高村税务分局还积极推进党支部“双促双建”,常态化开展税企互联共建,把主题党日活动开进助企纾困、服务发展的第一线,及时收集和解决纳税人缴费人的急难愁盼等涉税涉费问题,有效构建税企和谐共赢的新局面。
打造特色微厅,解决服务难题
据悉,位于淇县高村镇鱼坡村、高村村、新乡屯村交界处的淇县税务局高村税务分局是一个典型的乡镇分局,辖区内纳税人办税要开车到县城办税服务厅,来回要将近一小时的车程,且辖区内大多为会计制度不够规范健全的小规模纳税人和小型食品企业,办税困难程度较大。高村税务分局结合现有地理环境原因和辖区内企业特点,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探索,将“枫桥经验”与税收治理现代化相结合,围绕“服务就地延伸、税费就地办理、问题就地化解”的方向目标,积极推进“枫桥式”税务所标准化、智能化建设工作,携手办税服务大厅在高村税务分局建立离厅式“办税微厅”,高村镇、庙口镇和黄洞乡的纳税人就近即可办理信息报告、申报纳税、证明打印、信息查询、涉税咨询等多种税费业务,有效解决了乡镇纳税人办税路程远、时间长等“痛点”问题。
同时,该局将辖区划分为3个行政网格、4个企业网格,各网格分别配备2名网格员,与乡镇党委政府通力协作,借力乡村两级综治中心、网格化管理平台,聘请22名第一书记、村干部、“五老乡贤”担任“特邀税情网格员”,协助收集税情民意、处理税费事宜。在各乡镇、村委、企业设立27个“淇税码上办”服务点位,打造“一码即连、一呼即应”全天候服务平台,助推税费事项一网通办、服务触角一网到底、民情民意一网揽尽。
优化调解机制,就地化解纠纷
该局始终坚持“小事不出分局、大事不出县局、矛盾就地化解、问题就地解决”的原则,切实将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
“多亏了税务局来调解,拿到了发票,我们后续的会计程序才能往下办理。”中国建筑一局有限公司的财务人员佟骁洋再三向高村税务分局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由于资金链紧张和公司经营决策等实际原因,中建一局与鹤壁浩恒砼业有限公司之间的一笔业务的货款是长期拖欠后经由法院强制执行来划拨的,长期拖欠导致双方并未进行增值税发票开具,中建一局的财务人员就向税务局进行了未开发票举报。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高村税务分局的税管员分头行动,与中建一局和浩恒砼业分别开展了调解问询和税务辅导,通过多方沟通协调,最终成功化解中建一局和浩恒砼业之间的纠纷,将开具的发票交到了中建一局的财务人员手上。
为畅通纳税人缴费人诉求表达、权益保障通道,该局高村税务分局严格按照县税务局制定的《行政调解工作制度》开展税费调解工作。设置“枫桥式”税费争议调解室,及时将有诉求、有矛盾、有争议的纳税人请入调解室,对纳税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邀请4名首席法律咨询专家、4名专业人民调解员与分局5名税务党员组建调解团队,依托可直连县局业务骨干和专家团队的远程支持系统,无论是政策疑惑,还是操作难题,均在调解室内以“话家常”的方式探讨解决;与重点企业开展税企党建共建,把主题党日活动开进助企纾困、服务发展的第一线,与黄洞村、柳林村等开展税村平安共建,与高村镇杨晋庄小学等1所中小学开展税校法治共建,加强普法宣传、密切群众联系、融入乡村治理、助力和谐发展。同时,进一步细化工作流程,矛盾纠纷快速响应等制度,探索建立上门“问诊”、日常“接诊”、疑难“会诊”,多维度矛盾化解机制,以最优方式为纳税人缴费人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淇县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淇县税务局将继续深入探究新时代‘枫桥式’税务分局建设经验,与建强县级税务局政治机关相结合,发挥‘微厅’独特优势,利用好调解室作用,探索和创新更多更优调解争议矛盾的做法,助力提升基层税收治理水平,打造独具淇县税务特色的‘枫桥式’税务治理经验。”
编辑:晏语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