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 正文
我国研制的电磁弹射微重力实验装置启动试运行 为空间科学实验提供地面验证环境
时间: 2023年07月21日15:12     新闻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由该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制建设的4秒电磁弹射微重力实验装置日前启动试运行。装置采用电磁抛射方式在地面模拟微重力、月球重力、火星重力等模式,为空间科学实验提供有效的地面验证机会。

  “充分有效的地面验证,是空间科学实验在轨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电磁技术室副研究员张永康说,地基研究能够大幅缩短实验周期,降低实验成本,提升空间实验成功率,是天基研究的重要补充手段。

  此装置采用电磁抛射的方式在地面构建微重力实验环境,即采用电磁弹射系统将实验舱垂直加速到预定速度后释放,实验舱在上抛和下落阶段为科学载荷提供微重力环境。目前,该装置可以维持的微重力时间达4秒、微重力达10μg(十万分之一重力加速度)、过载加速度不超过5g(5个重力加速度)、实验间隔不超过10分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与单程落塔、抛物线飞机等相比,该装置在实验效率、实验载荷力学强度要求、运行成本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张永康解释,在实验效率方面,传统单程落塔平均每天仅可以做2—3次实验,抛物线飞机每次可以飞行30架次以上,但实验准备周期2—3个月,而此新装置每天可以开展近百次实验,准备时间仅需1—2天,极大地提高了科学实验的效率。

  在实验载荷强度要求方面,传统单程落塔在降落回收阶段,实验舱和实验载荷要承受20g(20个重力加速度)左右的冲击,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常规科学仪器的使用。在此装置中,实验舱的回收加速度都可控制在3g(3个重力加速度)左右,大部分常规科学仪器都可以用于实验。

  在运行成本方面,此装置采用储能和电磁驱动技术,运行仅消耗电能,单次实验消耗电能仅1千瓦时左右,便于开展大规模的科学实验。

  张永康说:“电磁弹射微重力实验装置还有效解决了探空火箭、失重飞机、落塔等传统地基微重力设施存在的实验成本高、准备时间长、过载较大等缺点。”

  据悉,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正在规划建设20秒电磁弹射微重力实验装置,力争为空间科学领域的科学家提供高效便捷的地基微/低重力研究平台,并为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提供相关技术验证条件。(记者 吴月辉)(2023年07月21日 第 11 版)


编辑:晏语悦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王天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