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 正文
当代雕塑艺术家杨浩:雕塑的生活里是思考和践行
时间: 2023年08月08日10:26         

  河南经济报记者 高青波

  人物简介

  杨浩,当代雕塑艺术家、企业家,1975年6月出生于郑州,2001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后留系任教,2011年成立陕西润森环境艺术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西安艺典格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杨浩的创作直面不同地域间群体精神意志的本源性思索,为推动雕塑艺术融入百姓生活而不懈努力,在艺术与技术、作品与商品的反复碰撞中寻找那个完美的契合点。他深度挖掘中国古代神话传统底蕴、民间非遗艺术精华等,致力于向新民俗方向发展。他的雕塑作品总是以某种方式与历史、与未来产生对话,试图勾连人们的心灵。

  现在,让我们深入探访当代雕塑艺术家杨浩通过雕塑记录时代变迁、传递向上力量的生动实践。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以实干成就梦想

4-18.jpg

杨浩在制作大雁塔北广场及步行街雕塑作品

  记者:刚才参观了您的工作室,看到了大量作品,我强烈地感受到了您与其他艺术家的不同之处,那就是作品具有明显分期性,不同时期的作品有着不同的鲜明特点,对这一点您怎么看?

  杨浩: 是的,这一点我是非常认同的,这可能与我的工作经历有关。2001年到2011年,我受聘于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任教。这一时期,学校扩招,教学任务很重,我的相关工作主要是完成学校的指定项目任务和为雕塑大师做辅助,当然这期间也有一些个人创作。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有:作为李守仁先生、贾濯非教授的助手参加北京军事博物馆浮雕《秦统一》的制作;完成大雁塔北广场及步行街雕塑项目;作为陈云岗教授的助手参与宛西制药《张仲景》像、《历代名医》浮雕柱、河南郑东新区《御风行》、常州《苏东坡》像等雕塑项目;独立完成西安外语学院长安校区大门浮雕设计、金威啤酒西安及成都有限公司展厅艺术品设计及制作项目。2011年后,我成立了陕西润森环境艺术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此后,开始专心从事城市雕塑创作与制作工作,这期间的作品包括:甘肃庆阳石化大型主雕及浮雕《石油魂》项目、山东东营雕塑《水立方-夏》、中石化西南油气田浮雕《川油崛起》、四川钻采院《32111纪念浮雕》、上海静安寺《四大天王》、西安铁路局《新丝路原点》标志雕塑等。2017年,公司引进了涌铸工艺,并对该工艺进行了针对艺术品加工的大量改进,以支持公司向金属艺术品转型,这一时期,我的作品主要有饕餮元宝系列、秦人山水系列、门神将军罐等。

4-17.jpg

《水立方-夏》

  记者:您提到2017年公司引进了涌铸工艺技术,主持技术改良工作的是您本人吗?

  杨浩:是的,所有技术改良工作都是由我带领技术团队共同完成的。

  记者:技术改良工作与艺术创作两者的差距很大,什么样的经历使您同时擅长艺术创造与技术改良工作呢?

  杨浩:这或许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吧。受家庭影响,我从小擅长和喜爱的一直是理科,直到高中,我的学习方向也未曾动摇。然而,高二下学期的一个“赌约”使我接触到了美术,尤其是雕塑,这下一发不可收拾,我突然发现找到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经过激烈的内心斗争,我毅然决定学习雕塑。

  记者:这的确是个不同寻常的经历,但却造就了一名擅长理科的雕塑家。作为一名雕塑家,您开办了铸造工厂,这种尝试给您的工作带来了什么影响?

  杨浩:作为一名雕塑家,总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有一个最为完美的呈现,然而现实却不尽如人意,传统方式铸造的作品始终都不太令人满意。这也是我开办铸造工厂的最初目的。但好的铸造效果必然带来的是一定的成本上升,因此,在铸造方面我们所承接的主要是对作品要求极高的项目,如罗中立先生的《父亲》、方太集团总部的《方太宝鼎》、凝远集团的《狮》等作品。通过长期调研与探索,我们制作出了《文殊变》《普贤变》《芙琳达》《涅槃图》等作品,我们作品获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可。

  雕塑里有思考和践行

4-12.jpg

《山水老秦》

  记者:您从事了多年的艺术创作,请根据您的体会,谈谈艺术和生活的关系?

  杨浩:在我看来,艺术创作与生活是无法割裂的,甚至是个统一体。我比较喜欢体验与观察生活,注重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发现艺术并创造出作品。在这方面比较能体现艺术与生活关系的是《山水老秦》,这个作品源于我的生活经历。由于地域关系,我时常穿梭于秦岭山脉之间,看过无数遍秦岭的早晨、傍晚与深夜,也体验过无数次秦岭的四季轮转,一次次往返中,我的思绪得以涌现——孕育老秦人敦厚、倔强、极具韧性品格的不就是挺拔、巍峨、浑厚、连绵不绝的秦岭山脉吗?我爱出行,见过桂林山水的奇秀、见过东南丘陵的绵延,也见过太行山脉的刀劈斧凿,而在秦岭,我看到的是古拙的巍巍巨人。老秦人走出西秦岭山深处,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获得了对秦岭的永恒命名权。几千年来,它矗立在南北分界线上,见证着华夏大地的变迁和发展。这件作品以刻画一位秦国将军为原型,将其融合进巍峨挺拔的秦岭山脉,刻画出老秦人坚韧不拔、海纳百川的精神面貌,也借此表对达“秦人精神”的传承,就像秦岭般屹立不倒。

4-15.jpg

《新丝路原点》

  蓄力新民俗,建功新时代

  记者:您的作品《饕餮·元宝》受到了业界的广泛赞誉和收藏爱好者的一致好评,以这个作品为代表,您可以为我们讲述一下构思作品的思路和设想吗?

  杨浩:《饕餮》系列作品与《门神》系列作品是我对新民俗方向的探索。民俗历经数千年至今仍未被文明社会所抛弃,这其中有些必然的道理。当下,理性正在逐步替代神性的位置,科学重构起一套生存法则。即使理性可以把我们演进为冷静的过客,却无法保留曾经懵懂无知的激情。即使科学阐释了过往的逝去、精析了当下的存在,然而未来依旧如水中花月。对未来的美好期望构建了对民俗的坚实支撑,当代民俗一定会有当代的载体与形式,这就是我的关注与探索。

  记者:可以透露一下接下来您在雕塑领域有什么新的尝试吗?

  杨浩:《山水老秦》本就是系列作品的一个尝试,接下来会进行新的探索,将寄情山水进行下去。《饕餮》系列作品已有较为完整的规划,“元宝”是基础原型,“布袋”也近收尾,其他的也在进行中。这一系列作品是通过作品的参与表达我对东方文明精髓的崇敬与膜拜。

  (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编辑:李艺凡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王天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