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网周口讯 全媒体记者 王士伟 通讯员 许伟光
今年以来,商水县以坚定不移的决心、务实高效的举措,在产业发展、农业现代化、城乡融合等多个领域精准发力,全力以赴拼经济、促发展、保稳定,积极探索出一条具有商水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向着更高质量、更具活力、更可持续的发展目标迈进。
走进位于商水县张庄镇的返乡创业园,在智能化织袜车间,只见一片繁忙景象,150台织袜一体机与6台缝头机等智能设备高效运转,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五颜六色的袜子源源不断地下线。目前,该园区日产袜子30000余双,产品远销国内外,年产值3000余万元,还为当地农民提供了400余个就业岗位。

盛泽袜业返乡创业园负责人李明告诉记者:“我在浙江从事织袜行业15年,一直也想回家做点事情,刚好了解到我们这边的招商策略,就顺势而为,毫不犹豫地与当地政府交接,去年10月份回到了商水。”
当前,商水县立足乡村产业发展基础和群众就业条件,已形成“西菌(羊肚菌)东薯(蜜薯)、近郊果蔬花卉、全域鸽子养殖”的现代农业产业规划布局,以及东部渔网、西部袜业,南部文印、全域服装加工的返乡创业园布局。截至目前,商水县32家现代农业产业直接带动371个村集体、7万余农户发展产业,村集体经济增收约720万元,18个返乡创业园直接带动346个村集体、近13万农户就业,园区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周边收入20%以上、村集体增收4%以上,群众增收稳定可持续。“双园”驱动正成为商水县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引擎。

商水县委副书记、县长沈宗祥说:“我们推动‘双园’建设,是基于对县情的深刻把握,重点围绕‘产业’和‘人’这两个关键点发力,商水几乎每个乡镇都有特色产业,但过去存在‘小散弱’问题,通过建设园区,可以整合资源,推动产业向集聚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另一方面着眼促进人才回流,我们建设园区就是要打造‘强磁场’,吸引他们返乡创业就业,既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又为乡村注入新活力。”
工业作为县域经济的脊梁,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近年来,商水县坚持把工业作为县域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聚焦三大主导产业持续发力,工业经济保持强劲势头。随着商水县印染纺织服装完整产业链的成形和河南省绿色印染示范产业园的落地,实现了从当初单一的服装加工、织布纺纱,到现在的面料研发、印染整型和科技创新、创意设计、电商平台等全产业链发展。目前,已形成年印染3.63亿米、服装加工1亿多件的生产能力。眼下,商水县正将绿色化和智能化作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以打造全国全产业链智能印染纺织服装基地为引领,推动形成农副产品深加工、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产业协同共进的现代工业体系。

沈宗祥表示:“展望未来,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布局,形成集聚发展、辐射带动的产业集群生态。第二,是在创新能力提升上再加速,推动数字化转型和‘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加强新材料、新工艺研发,以创新驱动产业迈向中高端。第三,是在营商环境优化上再深化。持续当好‘金牌服务员’,让企业家们在商水投资放心、创业安心、发展顺心。”
在建设农业强市的征程中,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多年来商水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率先推行“建设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应用智能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环境生态化”的“六化”标准,将科技运用作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核心驱动力,从“靠经验”转向“靠数据”种地,大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真正实现了节水节肥、增产增收,端牢“饭碗”的底气更足,目前,全县高标准农田覆盖率已达96%以上。

新时代新征程。当前,商水县正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为推动商水县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沈宗祥说:“下一步,商水县将以‘1+2+4+N’目标任务体系为统领,锚定全年目标任务,围绕周商一体化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农业生产等优势,全力推动产业升级、城市提质、民生改善、乡村全面振兴,全方位提升综合实力,真正以实干实效推动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为推动周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商水力量。”
中原经济网周口频道,新闻热线:13526560068,投稿邮箱:hnjjbzkx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