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网驻马店讯(记者 杨晓 全媒体记者 冯占华 通讯员 朱可萱)近日,西平县人民法院执行局通过“刚柔并济”的执行策略,成功执结一起委托合同纠纷案件,为申请人追回9900元执行款,切实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彰显了司法权威与温度。

  2024年11月,申请人郑女士将一辆摩托车委托被执行人刘某代售,双方约定摩托车最终销售价格为人民币10500元。刘某售出车辆后却以各种理由拖延付款,郑女士多次催讨无果后,向法院提起诉讼,经法院调解后,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约定于2025年8月30日前将摩托车款10500元交付给原告郑女士,约定时间到期后,刘某不仅没有如约交付,并玩起了“失踪”,郑女士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10月23日,执行法官接到申请人提供的线索后,立即组织干警前往被执行人刘某经营的店铺。下午5时许,执行干警将正欲离开的刘某依法拘传至法院。面对询问,刘某态度强硬,声称“没钱,随便拘留”。执行干警依法对其手机进行检查,发现微信账户余额4900余元。法官当即严肃告知其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严重后果,包括司法拘留及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刑事责任。
在带刘某体检并送拘途中,执行法官持续开展释法明理工作,到达拘留所后,刘某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表示愿意筹款履行。当晚9时许,刘某通过多方筹集,共筹到9900元。经执行法官协调,申请人郑女士体谅被执行人实际困难,主动放弃600元,案件得以圆满执结。
“强制执行不是目的,督促被执行人主动履行才是关键。”执行法官表示,西平县人民法院将持续保持执行高压态势,对规避执行、抗拒执行的行为“零容忍”,同时倡导被执行人树立诚信意识,切勿因小失大、因案失“信”。(中原经济网驻马店频道新闻热线:13703713839,投稿邮箱yxwzmdp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