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土铭忠魂

2025-07-01 11:43:53   来源:河南经济报

  ■马克

  初夏,迎着明媚的阳光,我回到故乡邯郸,再次走进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这座陵园分为南院和北院,占地320亩,于1946年3月奠基、1950年10月落成,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陵园内安葬着八路军高级将领左权、著名抗日英雄范筑先等革命英烈,园藏历史文物2.1万余件。

  驻足陵园大门前,大门横额上朱德题写的“晋冀鲁豫烈士陵园”8个大字分外醒目。大门两侧镌刻着毛泽东手书“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诗句。一进陵园北门,是巍然耸立的烈士纪念塔。塔的正面镌刻着毛泽东题词“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千古无上光荣”,其他三面分别为周恩来、刘少奇和朱德的题词。纪念塔北面是人民英雄纪念墓,为纪念所有牺牲于晋冀鲁豫边区的英烈们而建。纪念墓东西两侧是形象质朴的“八路军”“民兵”两组雕塑,人物造型栩栩如生。走进纪念塔东侧的左权将军纪念馆,一件件左权将军的遗物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当年太行山上的故事。英烈们将热血洒在了晋冀鲁豫广袤的土地上,人们将永远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来园参谒、题词。1952年11月1日,毛主席途经邯郸,专程到陵园缅怀烈士。他和滕代远、罗瑞卿等人一起沿着烈士纪念塔环行一周,在左权将军墓前脱帽致哀。临别前,毛主席环视着陵园的纪念建筑,动情地说:“他们应该有一块安息之地呀!”

  几十年来,这里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讲述红色故事、宣传红色文化、播撒红色种子,是陵园一代代工作者的追求。

  离开陵园时,我站在门口回望陵园里那些高高挺立的苍松翠柏。微风中林涛阵阵,仿佛是英烈在对络绎不绝的游人讲述烽火硝烟的岁月往事、诉说着对新中国的深情祝福……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